看電視劇是我童年非常喜歡的課余生活,尤其是發生在古代的,劇中的男人女人都穿著的古裝衣服,舉手投足透著一股大家風范,而第一次聽說槐花,也是聽劇中人說,很想吃槐花糕!當時特別好奇,難道長在樹上的花朵也可以用來做成點心吃嗎?后來看過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對于槐花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漸漸的發現,槐花不僅味道很香,可以用來食療,而且也是一味中藥!大家是否知道,這又美又香的槐花是個寶呢?
廣義的洋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將開放的花朵稱為“槐花”,也稱“槐蕊”,花蕾則稱為“槐米”。常植于屋邊、路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在北方,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一般在每年4-5月開花,花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槐花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每到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古代中土與槐花有關的詩歌,比如:“裊裊秋風多,槐花半成實”(白居易《秋日》),“風舞槐花落御溝,終南山色入城秋”(子蘭《長安早秋》,這些詩歌歌詠的是中國本地物種國槐。
槐花在中藥里,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后者習稱“槐米”。味苦,微寒,歸肝、大腸經。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等病癥。
槐花配伍各種藥材,還有不同的功效。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之。槐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糯米飲下三錢,治療吐血不止。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淡湯下,治療小便尿血。新槐花炒,酒服三錢,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湯服,治療臟毒下血。槐花燒存性。每服二、三錢,食前溫酒下,治療婦人漏血不止。槐花四兩略炒,入酒二盞,煎十余沸,熱服,治療楊梅毒瘡。槐花一兩,棕灰五錢,鹽一錢,水三鐘,煎減半服,治療下血血崩。
槐花采摘后可以做湯、拌菜、燜飯,亦可做槐花糕、包餃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麥飯,中國不少地區都有這一習慣,做法很簡單,將洗凈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勻,再加入精鹽、味精等調味料,拌勻后放入籠屜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湯時也可加入槐花。這樣說來,既可以做成美食,又能治療疾病,這又美又香的槐花當真是個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