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是大米的一種,其粥有“世間第一補”之美稱。粳米的糙米比精白米更有營養,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概率。百合有清涼、祛熱和消暑的功效,大便秘結、小便赤熱者也適用。這兩者經常放在一起煮粥,下面我們介紹怎么做。
原料
百合30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過程
百合剝皮去須切碎與糯米同入沙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即成。
主要功效
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適用肺燥咳嗽,痰中帶血。熱病后期余熱未清,神志恍惚,心神不安及婦女更年期綜合癥等。
由上可見,百合粳米粥沒有補腎的功效。補腎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狗肉、羊骨、豬腎、淡菜、干貝、芡實、山藥、枸杞、杜仲、冬蟲夏草等等。
中醫認為,腎虛分腎陰虛和腎陽虛,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做不同的診治。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補之藥進補,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藥物。而應慢慢調理。
護腎關鍵在日常,腎陰之水人人都要重視養護。除了適當用藥外,日常保養更為關鍵。
性生活要適度,不勉強,不放縱。飲食方面:無力疲乏時多吃含鐵、蛋白質的食物,如木耳、大棗、烏雞等;消化不良者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護腎要多吃大蔥、韭菜、海參、人參、烏雞、家鴿等。
經常進行腰部活動,這些運動可以健運命門,補腎納氣。還可多做一些刺激腳心的按摩,中醫認為,腳心的涌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體、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進睡眠,增進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