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是大米的一種,常見的主食。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種植歷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產之一。主要產于中國東北。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于圓形,長與寬之比小于二,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出飯率低。
粳米根據收獲季節,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狀,腹白較大,硬質粒少,米質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蠟白色,腹白小,硬質粒多,品質優。粳米產量遠較秈米為低。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是滋補之物。
粳米比較粗短,廣東人稱之"肥仔米",煮的粥飯比較綿軟,常見的東北大米、珍珠米、江蘇圓米都屬于粳米。
粳米有早、中、晚之分,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新粳熱,陳粳涼。煮粥最養人,老幼皆宜。黑米,晶瑩柔潤,產于陜西省城固縣。黑米是我國稻米中的珍品。據科學家測定,黑米含有16種氨基酸及鐵、鉬、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1、B12等營養物質,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高出50%。《本草綱目》記載:黑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功效。無論煮粥還是煲湯,均是一種滋補佳品。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占7%,但因吃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營養分析
1、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
3、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多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幾率。
5、粳米可防過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養的紅細胞生命力強,又無異體蛋白進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癥的食療佳品。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癥。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于吸收,所以醫藥學家常以米粥作為配合藥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人、產婦,粥養最宜。”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