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
甘、微辛,涼。歸肝、脾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本草拾遺》:“主癰腫瘡瘺,瘰疬結核等,醋磨敷之。”
《本草綱目》:“主疔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蛇蟲、狂犬傷。”
《本草新編》:“山慈菇,玉樞丹中為君,可治怪病。大約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藥,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藥,乃散毒之藥也。不知毒之未成者為痰,而痰之已結者為毒,是痰與毒,正未可二視也。”
癰疽疔毒,瘰疬痰核
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熱,故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效。常與雄黃、朱砂、麝香等解毒療瘡藥合用,治療癰疽發背,疔瘡腫毒,瘰疬痰核,蛇蟲咬傷,如紫金錠(《百一選方》),內服外用均可。
癥瘕痞塊
本品有解毒散結消腫之功,近年來本品廣泛地用于癥瘕痞塊和多種腫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鱉蟲、穿山甲、螻蛄等同用,治療肝硬化,對軟化肝脾,恢復肝功,有明顯效果;若與蚤休、丹參、梔子、浙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復方,對甲狀腺瘤有較好療效。
此外,本品尚有很好的化痰作用,如《奇效良方》中以山慈菇與茶同研調服,治療由風痰所致的癲癇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