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農民馬某因頭部長出的肉瘤,無法正常生活;10年后,“健康扶貧”政策讓馬某卸下了沉重的“包袱”,生活重歸正常。
2008年,因后腦勺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肉瘤,27歲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農民馬某前往當地醫院治療。因風險大,馬某在術中流血不止,手術只得緊急結束。此后,馬某因為手頭拮據,加之對手術沒有信心,一直沒有采取治療手段。
肉瘤不斷“膨脹”,長至臉盆大小,讓馬某的生活連連遭遇問題。干農活不方便,打工沒人要。日子越過越窮,病越拖越嚴重。
今年,甘肅省腫瘤醫院在康樂縣開展“健康扶貧”行動,醫院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戶實施“一人一策”健康幫扶。2018年9月,獲知馬某特殊情況的醫生將其送往醫院治療。經多學科會診,馬某罹患神經纖維瘤。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病情再得不到控制,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馬某的腫瘤過大,導致手術難度極高。在充足的準備之后,9月10日,經過4個小時的手術,醫生為馬某切除了16斤重的瘤體,并修復了創面。
甘肅省腫瘤醫院頸外科主任王軍介紹,目前患者已經出院,并于10月底進行了第二次復查,現在生活基本自理,也能干家里的輕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