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自我覺察較低,家人需要注意細節。例如產婦出現一些平時沒有的情緒狀態,情緒煩躁或是低落,覺得自己很糟糕等,都應及時干預。”專家介紹,產后抑郁癥的治療多采用心理咨詢的方式。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尤為重要。產婦向身邊人傾訴自己的情緒狀態、適當的運動,也能緩解產后抑郁癥狀。如癥狀嚴重,產婦也可以考慮服用抗抑郁藥物。
中國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也讓產后抑郁癥有了肥沃的“土壤”,例如孩子的性別偏好、照顧孩子的責任分配與婆媳關系等,都會對產婦造成更大的壓力:“我們總說做媽媽要堅強,‘為母則剛’,但產婦并不是超人。產婦已經出現了情緒問題,我們還在說‘你得為了孩子’,忽略了產婦是人不是機器,會生病,也會脆弱。”
與此同時,隨著生育政策的改變,近兩年來高齡產婦明顯增多,也成為產婦心理問題的“推手”。隨著年齡的增大,產婦的身體,家庭的期待,都會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產婦心理問題的產生也明顯地增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焦慮和抑郁。
產婦的心理問題并非沒有預兆,只是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的孕婦每次門診都舉著個小本,把要問的一條條寫上,生怕漏掉一條,這就是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