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標志著我國正式建立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國家層面確立了符合行業特點的臨床醫學人才培訓制度。
在國家衛計委2月份的例行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科教處處長秦懷金表示,為保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質量,保障醫生培養的質量,國家在多個方面加強建設,其中包括從2015年開始,國家層面將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國部分培訓基地委托進行評估,對住院醫師規培基地實施動態管理。
軟硬兼施 加強院醫師規培基地建設
住院醫師培訓的地點在被認證為培訓基地的醫院里,培訓基地的水平,包括硬件水平、軟件水平,都將影響醫師的質量。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實行優中選優,經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審核認定并報國家衛生計生委同意,最終確定了559家培訓基地醫院,涉及臨床醫學、口腔和中醫的36個專業,各地認證的專業基地綜述達8500個。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陳杰介紹,醫院作為一個規培基地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符合標準,每個專業都要按照標準去認證,比如,每個專業必須有足夠的病例、病種,有足夠的師資力量和足夠的管理,能夠保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順利進行。
秦懷金表示,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在規培基地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針對硬件建設,中央財政2014年投入18億,師資培訓方面則投入718萬元,而2014年度15億元培訓補助資金也已經撥付各地。
動態管理 第三方評估培訓基地
所謂動態管理是指某個醫院作為培訓基地不是一勞永逸的,某年認定某個醫院作為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如果一些評估或反映,認為培訓基地存在很多問題,達不到質量,就會取消培訓基地的資格。秦懷金表示,從今年開始,國家層面要對全國部分培訓基地委托第三方進行評估,各省也要這樣做,看看基地培訓的情況怎么樣,學員、住院醫師反映怎么樣,要把第三方評估的結果向社會公布,實現對基地動態管理的目標。
陳杰補充道,北京協和醫院也接受了第三方的督導檢查,每個科都要進行檢查,檢查當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改善。另外,陳杰還提出,現在的醫院也開始建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管理使整個住院醫師培訓實現信息化的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嚴格考核 增加人文培訓
除了國家層面加強投入和監督,作為規培基地的醫院本身也在許多環節保證培訓質量。秦懷金介紹,在住院醫師的三年的培訓過程中,每個科怎么輪轉,每個科多長時間,都有嚴格的制度規范。而出科考試以及結業考核也都是保證培訓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關鍵是要達到均質化的目的,陳杰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題庫,以考核的標準化來促進培訓結果的同質化,“我們希望在協和基地培訓和在其他基地培訓一樣能夠達到相對一致的標準”。
陳杰還提到住院醫師培訓應注重人文培訓。他認為,醫學不光是技術的學科,還有很多人文的成份,人文的訓練絕對是少不了的。
“當一個醫生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能夠不受誘惑,能夠平心靜氣、扎扎實實的學好知識、學好本領,為老百姓服務。”陳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