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痛怎么辦?
兒科夜急診和門診經常碰見因為腹痛前來就診的患兒。可能是幾個月的寶寶,也可能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要么就是苦鬧不止,要么就是手捂著肚子,表情痛苦。家長往往更著急。那么什么原因會導致腹痛呢?家長在家里可以做些什么?什么時候需要到醫院就診呢?到醫院可能會檢查什么呢?
首先,不同年齡的孩子腹痛的可能病因是不一樣的,兒內科兒外科引發腹痛的疾病有幾十種。在孩子出現腹痛時,需要觀察有沒有嘔吐、腹瀉,大便的性狀和次數,有無發熱、呼吸困難、精神差等伴隨癥狀。小于半歲的孩子腹痛的可能表現就是陣發性哭鬧,家長需要觀察多久鬧一次,持續多久能自行緩解以及大便情況,有無紅屁股等。另外,年齡小于四歲的孩子對于腹痛的定位是不準確的,“頭痛指腳,腳痛指頭”是經常發生的情況。在醫院時醫生查體時可能因為恐懼心理更不容易準確描述,所以家長在家時要細心觀察一下,并耐心詢問孩子,方便就診時檢查,并能適當縮短醫生問診時間。
其次,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到醫院就診?如果孩子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或者小學生,間斷出現腹痛,時間不超過一周,陣發性出現,很快自行緩解,一般在正常門診時間就診即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帶孩子盡早就診:1 寶寶年齡小于3個月;2 伴有頻繁嘔吐、腹瀉,或者血便等;3 反復高熱;4精神狀態差;5 伴有頭痛、咳嗽等癥狀。當然,如果孩子已經是幼兒園大班或者小學生,突發腹痛,一定要問問孩子今天有無排大便,如果沒有,協助排便后再觀察。如果排便后不能緩解,再至醫院就診。
最后,如果孩子確實需要至醫院就診。那么首先要適當安撫孩子情緒,因為腹痛時孩子情緒都會比較差。孩子和家長相對穩定的情緒更有利于醫生問診及查體,盡快作出初步判斷。因為不同的病因進行的檢查和處理是不同的,可能的檢查包括腹部彩超,血液檢查,立位腹平片,空氣灌腸、胃腸鏡等。協助孩子盡快配合各種檢查能夠更快地明確診斷。
簡單講,雖然是一個簡單的肚子痛,但是里面家長需要做的很多。只有細心加耐心、理智,才能幫助孩子盡快查明病因和緩解腹痛。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