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系發生于頭、面、眉、耳及胸背等皮脂分泌活躍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表現為暗紅色或黃紅色斑片上覆以鱗屑或痂皮。通常從頭部開始,癥狀加重時向面部、耳后、上胸部等其他部位發展,表現為片狀灰白色糠秕狀鱗屑,基底稍紅,輕度瘙癢。重者表現為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可伴滲出和厚痂。脂溢性皮炎多見于成年人及新生兒。脂溢性皮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脂溢性皮炎病因尚未明確。目前研究發現與親脂的酵母型馬拉色菌感染有關。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癥。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響。影響皮脂溢出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雄性激素、某些孕激素和皮脂類固醇類藥物刺激。
2、中樞神經緊張或失衡、帕金森病、腫瘤和感染等因素刺激。
3、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辛辣食物、酒等均可影響本病的發生發展。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