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精子癥的科普文章什么是無精子癥?無精子癥應該如何診斷及治療?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遇到患者拿到報告單就慌了神,急急忙忙的跑來問我。其實無精子癥也分好多種,現在醫學技術發展到只要你有一條形態正常的精子,就有機會生育小孩。一旦確定是無精子癥,還要進一步檢查,并非就說明從此喪失了生育能力,所以實在無需太過擔憂。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無精子癥的診治流程。
1、什么是無精子癥?
無精子癥,即指在患者的精液中沒有精子。《WHO男性不育標準化檢查與診療手冊》明確指出:精子密度等于0,并且經過精液離心后檢查亦不能發現精子,稱為無精子癥。如果在常規精液分析沒有發現精子,但精液標本經過離心后還能找到少量精子則稱隱匿精子癥。臨床上需要3次離心沉渣鏡檢精液仍未見到精子,同時,排除不射精和逆行射精后方可確診為無精子癥。
2、造成無精子癥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無精子癥的常見原因有:生活習慣(吸煙、飲酒、熱水坐浴、桑拿等)、飲食(食用含棉酚的棉籽油等)、工作環境異常(高溫、輻射等)、先天性異常,后天性疾病等等各種因素,具體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睪丸前性指睪丸本身的功能正常,但由于下丘腦和(或)垂體內分泌功能紊亂而繼發引起無精子癥。人體存在一個下丘腦-垂體-睪丸軸,一旦下丘腦或垂體出現故障,必然影響到下面的環節。典型的病例如特發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減退癥,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此病患者的下丘腦完全或部分缺乏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功能,不能刺激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睪丸往往在青春期前就已經停止發育,因而就不能產生精子。還有垂體、甲狀腺存在病變等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出現無精子癥。這就好比一條河將其從上游攔截,沒有河水的灌溉下游的魚蝦等動植物全部死亡是一樣的道理。這一類由于內分泌軸的病變引起的無精子癥可統一歸為睪丸前性,在性激素檢查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往往表現為低水平。
2)睪丸性下丘腦-垂體-睪丸內分泌軸功能正常,睪丸本身因各種原因導致其喪失產生精子的能力。最常見的有克氏綜合征、雙側隱睪、無睪癥、唯支持細胞綜合征、睪丸外傷、扭轉、睪丸血管病變等,這種病人睪丸中沒有生精細胞或者僅有極少數散在的生精細胞;嚴重且長期的精索靜脈曲張造成的睪丸萎縮、變軟也可造成生精障礙。另外一旦腮腺炎之后繼發出現嚴重睪丸炎也應積極治療,這也可能導致無精子癥。這時的睪丸就像一座廢棄的加工廠,外面看上去挺正常,實際上里面已經沒有生產任何產品。這類由于睪丸本身病變引起的無精子癥歸為睪丸性,在性激素檢查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往往表現為高水平。
3)睪丸后性所謂睪丸后性,顧名思議即指精子運輸管道梗阻或先天性缺如,例如:附睪結核、雙側附睪炎、雙側輸精管合并精囊缺如、射精管梗阻、淋病等。這樣睪丸雖然產生出大量精子,卻不能排到體外來,因此精液中無精子。這就好比一座加工廠,可以生產合格的產品,卻無法運輸出去。這類由于精子運輸管道的病變引起的無精子癥歸為睪丸后性,在性激素檢查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往往表現為正常水平。
3、無精子癥患者應該做哪些檢查?
在門診,當精液檢查發現沒有精子時,應再次復查精液常規分析+精漿生化,以確定是否存在檢查方面的誤差或者患者取精時的誤差。我碰到多次患者第一次檢查:無精子癥,讓他休息好,禁欲5天后第二次檢查精液分析結果大致正常,追問后才知道第一次取精時精液有遺漏,或者來到取精室環境不習慣,或者從來沒有過手淫取精等各種原因,可見第二次精液檢查的重要性,必要時甚至需要做三次精液分析均為無精子癥才可確診。而有很多患者不明白無精子癥和無精液癥的區別,需要說明的是,無精子癥患者的精液與正常人的精液沒有什么不同,其性生活過程、性快感以及射精過程都沒有什么異常,只是精液中沒有任何精子。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