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孩是幾乎所有家庭曾經的一個夢想。有個男孩,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時常會瞅瞅小兒的“小雞雞”,看看是不是正常的,這是人之常情。
可有時會因為“小雞雞”上的小小包皮而引發一場“轟轟烈烈”的家庭爭論:小兒的包皮正常嗎?
爭論的結果是,去醫院找一個專家,搞個明白。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章宗武
}小包皮,可有大學問
男孩的陰莖頭外面,有雙層折疊的陰莖皮膚,覆蓋并保護著陰莖頭,這就是包皮,實際上是陰莖皮膚的延伸,只是到達陰莖頭部時就向內反折成雙層。翻轉包皮,可見龜頭后面,即陰莖頭和陰莖體交界處,呈環狀縮小部位叫做冠狀溝,包皮就是終止于此處。包皮把陰莖頭蓋住,就好像較長的衣袖把手蓋在里面一樣。
男嬰剛出生時,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外生殖器非常幼稚,包皮沒有彈性,95%以上的男孩包皮過長,前端都被包皮緊緊地覆蓋,包皮口相對偏小,不能上翻,看不到陰莖頭及尿道口,包皮內層常與陰莖頭上皮間有天然的輕度粘連而處于融合狀態,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理性包莖。這種包莖一般沒有癥狀,也無排尿困難。
包皮與陰莖頭的生理性融合通常被不恰當的稱之為包皮粘連,包皮內層與龜頭粘連一起多由于反復炎癥所致,常與包莖合并存在。
3~4歲時,l/3以上的包皮開始能充分伸縮,隨著陰莖發育、包皮下包皮垢的堆積以及陰莖夜間間歇性勃起,不斷促使包皮與陰莖頭逐漸自發性分離,包皮多會自行向上退縮,露出陰莖頭。
}長啥樣,還有不一樣的?
陰莖和包皮在不斷的成熟生長,但是有部分兒童達青春期時包皮與陰莖頭尚未分離完成。
如果發生包皮口環狀狹窄,或包皮與陰莖頭粘連,使包皮不能充分上翻顯露出全部陰莖頭,如同衣袖口太小,不能卷上去,把手露出來一樣,這種情況稱之為包莖(如下圖示),其表現為包皮口狹小、排尿困難或排尿時包皮鼓起、包皮下如乳白色豆腐渣樣或如黃白色泥狀的“包皮垢”。包莖分為先天性包莖和后天性包莖。后天性包莖亦稱為繼發性包莖。多數包莖是先天性的。
如果包皮雖然能掩蓋陰莖頭部,但仍可以向上翻轉,顯露出陰莖頭,這種情況稱之為包皮過長。
發育正常的成人的龜頭通常呈“蘑菇狀”。先天性包莖患兒的包皮口很小,龜頭部被包皮緊裹,而處于持續束縛狀態,發育不良,如到童年時仍未得到及時治療,持續至成年時,將生長成“尖而細”的龜頭,像個“癟三”瘦小而丑陋,婚后影響性生活質量。有些患者是因為包皮或陰莖頭發復發炎,導致包皮口縮小或包皮與陰莖頭之間粘連,從而發生包皮不能上翻至冠狀溝,稱之為后天性包莖,可因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引起包皮內板與龜頭嚴重粘連,每逢感冒發燒、疲勞過度、性生活或不潔性交過后,包皮常急性發炎,局部紅腫疼痛可持續4~8周,做包皮手術難度較大,需要強行分離包皮龜頭粘連創面,龜頭損傷、出血難免,術后恢復時間較長,龜頭創面愈合后,常呈“麻子臉”狀表面高低不平。
}關于后果聊幾句
據統計,在我國成年男子中,包皮過長者占21%,包莖者占4~7%。小兒3歲前不必強行去試著把包皮翻轉,否則可造成包皮損傷、出血,反而易引起疤痕形成成為繼發性包莖。小兒到3歲時,90%以上的包莖患兒可以自愈,如是陰莖頭包皮炎及包皮陰莖頭損傷導致的后天性包莖,常有包皮口疤痕攣縮,出現尿道口狹窄,一般不會自行愈合。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