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精神科疾病,是一種持續、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是以基本個性,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多青壯年發病,進而影響行為及情感。精神分裂癥之主要征兆被認為是基本的思考結構及認知發生碎裂。這種解離現象據信會造成思考形式障礙并導致無法分辨內在及外在的經驗。罹患精神分裂癥的人可能會自己表示有幻覺,或者旁人可以發現他們的表現受幻覺影響,患者也可能表達明顯妄想信念。因其病程遷延,有些病人的預后不良,更需要早期診斷和和合理的治療。石家莊市第八醫院精神科張慶彬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不但需要患者個人的不懈努力,醫生的正確診斷,精神科專家的合理治療方案,更需要家人和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精神分裂癥目前病因不明,其病程具有不斷發展逐漸加重的趨勢,現階段其治療效果仍不盡人意。 通過臨床研究和觀察,臨床專家普遍認為以下因素可影響其預后:
1.病前性格
病前性格孤僻不合群;或具有分裂性人格,如孤僻退縮、沉默寡言、不與人交往、缺乏進取心敏感害怕、性格怪僻的人;常做白日夢,適應能力差的人患病后可迅速走向衰退和慢性病程,預后差。
2.發病年齡
發病于15歲以前者,預后多較差,且衰退迅速易慢性化。
3.起病形式
隱襲起病,病期長或急性起病經治療而曠日持久不能緩解者,常易致精神衰退。
4.誘發因素
起病時無明顯的精神因素或軀體因素作為誘因者,預后較差。
5.癥狀及病型
具有精神分裂癥典型癥狀,如固定而持續的迫害妄想和偏執癥狀,或行為退縮,情感遲鈍者預后不良。單純型、青春型預后較差。
6.社會環境及家庭環境
家庭經濟水平低,家庭關系欠融洽,生活照顧不周,以及無良好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系統,都會直接影響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預后。有精神分裂癥陽性家族史者預后多數不良。
7.復發次數
復發次數愈多,獲得良好緩解的可能性愈小。
8.有無家族史
有精神分裂癥陽性家族史者預后多數不良。
9.治療情況
及時、有效、系統、合理的治療及維持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情復發率,延緩精神衰退。
總之,目前精神分裂癥的預后不容樂觀,但我們相信,通過廣大精神科醫務工作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一定在不久的將來,使精神分裂癥的預后會有明顯改觀。
石家莊 張慶彬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