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其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主要并發癥,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療和社會資源,給家庭和國家造成沉重負擔。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病科郭兆安
近年來,黨和政府日益重視以高血壓為代表的慢性病防治工作,2009年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作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措施,納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3年實施方案,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萬高血壓患者;同時《全國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項目管理的50萬例社區高血壓患者中管理滿1年患者的血壓控制率達到70%。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高血壓的人群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我局委托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壓聯盟(中國)組織有關專家對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進行修訂。修訂工作以我國近年來心血管病流行病研究結果和高血壓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為依據,根據中國自己的特點,參考國內外有關研究進展,經專家多次討論,歷時2年,于2010年底完稿。
2010年修訂版《指南》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提出符合我國人群特點的防治策略,從控制危險因素、早診早治和病人規范化管理入手,加強對公眾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努力提高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2010年修訂版《指南》保留了以往指南的合理部分,更新了部分觀念,增加了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等“特殊人群”章節。指出應對高血壓患者全面檢查評估,根據患者心血管總危險度決定治療措施。強調高血壓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強調長期平穩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強調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是減少心腦血管病的關鍵。
《指南》不僅適用于醫療、衛生、保健等專業人員,對患者及關注健康的公眾也有指導意義。希望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團體及新聞媒體等積極宣傳、推廣和貫徹新《指南》,為全面推動我國高血壓的防治事業,遏制心腦血管病的增長態勢而共同努力!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
2010年3月11 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