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急性腹膜炎的病人,往往腹部非常疼痛,病人需要在家里臥床休息,這時候我們不但吃藥以外,平時科學規范的護理可以減少病人的許多痛苦,使病人能夠盡早的恢復健康,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解析急性腹膜炎的日常護理。
⑴嚴密觀察:
特別在保守治療階段更顯重要。觀察腹痛情況及病人神態,可判斷病情進展還是好轉,做到出現危險信號能及時配合搶救。另外,閉合性損傷病人中,實 質性情 臟器如肝、脾破裂,有時為不完全性,僅有臟器中心破裂,而其包膜完整無損,稱為包膜下破裂,此類病人傷后內出血情況不明顯,亦無腹膜刺激癥狀,但根據其受傷史,應引起重視,一旦包膜破裂,就大量出血,會立即出現休克癥狀。所以在觀察期間,每30分鐘測量脈搏、血壓1次,望顏觀色,勤于詢問和檢查腹部體征有 無變化、詳細記錄于護理單上。
⑵腹腔穿刺配合:
腹腔穿刺是根據穿刺抽出之液體,以明確急性腹膜炎的性質,了解腹內臟器有否破裂或屬哪個臟器破裂等診斷之用。物品準備:治療盤內放10ml針筒 1副,8號或9號針頭1只,消毒也巾1塊,彎盤和鑷子各1只,玻璃試管1只,消紗布數塊,消毒痔1雙,新潔爾滅酊棉球1瓶。穿刺時病人取45°傾余側臥 位,穿刺點一般在髂前上棘與臍部連線的腹直肌外緣處,針頭刺入腹腔,如有血液、膽汁或腸液抽出,證明有內臟損傷,應立即手術治療。
⑶臥位與腹腔引流護理:
在病情穩定情況下,一般腹部有炎癥病人,均應取半臥位,使病人上身與床沿成30~40°角,膝下及足底部以軟枕墊檔,防止下滑。這樣能避免炎性滲出液聚積腹下,而使炎性滲出液流至膀胱直腸窩,因盆腔腹膜吸收能力差,可減輕中毒現象。病人如有腹腔引流管,要注意引流液的色澤與質量。如內臟出血而置引流管者,術后48小時內滲血逐漸減少,則可拔管。引流管如有阻塞現象,可用少量消毒生理鹽水沖洗,必要時更換引流管,每日記錄引流量,但應扣除沖洗液量。引流瓶每日消毒更換。
總而言之,通過專家講了一系列有關,解析急性腹膜炎的日常護理的相關知識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密切觀察病人,多給病人喝水,給病人提供一個安靜的舒適環境,另外定期給病人測量體溫,飲食盡量保持清淡為主。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