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31歲年輕女患者由于大面積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繼發腸壞死、腹腔、腸腔大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搶救成功。當患者父母、愛人帶著年僅8歲的女兒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時,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張憲生主任醫師說:“危急時刻是患者和你們家屬的信任支撐起了我們攻堅克難戰勝病魔的信心,醫患雙方相互信任依托才能再次鑄就浴血重生?!北本┐髮W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尹杰
目前這名患者已經平安度過危險期,轉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患者突發劇烈腹痛嘔吐
2016年1月18日10時,一名來自河北唐山的31歲女患者小張因劇烈腹痛、嘔吐、便血、腹脹,緊急收入北大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住院治療。病房住院總醫師佘康立即詳細詢問病史并認真進行了查體。小張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呈持續性但定位不確切,曾經反復給予止痛藥物強鎮痛劑杜冷丁等效果不佳,伴隨明顯腹脹、頻繁惡心嘔吐、鮮血便等表現。查體時發現小張煩躁不安,體溫39.5度,呼吸30次/分,心率155次/分,血壓70/40mmHg,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瀳蟾妫貉t蛋白100g/L,血小板112*10^9/L。張憲生和尹杰、佘康、成功等醫生對病情進行了分析討論,考慮小張為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繼發腸系膜和腸管壞死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正在討論時,化驗結果報告,小張血紅蛋白急速下降同時伴隨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幾小時之內血紅蛋白已從100g/L降低至50g/L,血小板迅速由112*10^9/L降低至22*10^9/L。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小張很快就會死亡。
交代病情時,在場的是小張的愛人和公公婆婆。婆婆說:“這孩子雖說是我的兒媳,但嫁到我們家就如同自己的女兒一樣,我們去過幾家醫院,知道病情的兇險,我們已經和她的父母說明了病情,放心吧!你們盡力搶救吧,即使不能將她救活,我們全家也感謝你們辛勤積極地救治。”
看著監護儀上繼續下降的血壓,張憲生副主任決定立即手術,“盡管有重重困難和巨大風險,但為了挽救年輕的生命、為了她純樸善良的家人,我們一定竭盡全力拼死相救”。
術中出血驚心動魄
2016年1月18日11時30分,小張進入手術室,麻醉科李純青副主任醫師帶領的麻醉團隊迅速糾正循環衰竭,開始了精準的麻醉。張憲生、尹杰、成功等醫生為病人開始手術。剛打開腹腔,大量暗紅色的血水就像開閘泄洪一樣從腹腔內噴涌而出,僅僅10分鐘就從腹腔內吸出血性液體3000ml。小張情況比術前預測的還要嚴重,不僅腸道壞死范圍大,累及了整個橫結腸及腸系膜,還累及了部分升結腸及回場,同時腸腔內存在大量積血,張力高,腸壁水腫嚴重伴隨全身凝血功能嚴重紊亂,現場情況異常兇險。
手術團隊各司其職,張憲生和手術臺上的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僅用時20分鐘,即取出腸系膜血管內的血栓,把壞死的腸袢游離,腸系膜根部血管縫扎,切斷腸管,切斷感染的源頭。同時麻醉師李純青、何舒婷積極擴容、補液、升壓治療,穩定小張的循環狀態。臺下巡回護士朱臘梅、佘康醫師等反復聯系輸血科,送檢術中化驗,借調搶救藥物。病房的護士也密切配合臺上搶救,在凜冽的寒風中,一袋袋救命的血液由輸血科送往手術室。
由于小張出現了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凝血功能障礙非常嚴重,創面出現大面積滲血,手術一度異常困難。術中小張面色蒼白,唇部紫紺,呈重度貧血狀態,臺上流出的血液像洗肉水一樣是粉紅色的,必須靠升壓藥物才能勉強維持血壓,輸血后的血紅蛋白最低40g/L,所有的數據都顯示小張正徘徊在死亡邊緣,命懸一線。張憲生和手術團隊對每一處出血點都做了準確而輕柔的縫合來進行止血,一個一個縫合后,反復排查所有術野,保證不留隱患。麻醉團隊也迅速準確的應用藥物維持小張在術中有平穩的體征,糾正凝血功能紊亂。經過近5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小張的大面積出血和休克終于得到逆轉,各項生命體征也逐漸呈現平穩的狀態。全體醫護人員和多個科室的默契配合終于將小張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家屬信任是最大支持
談及對于這場與死神的賽跑,有多次處理血管外科危急重癥經驗的張憲生副主任說:“這是一個醫療的奇跡,而其中家屬配合和支持給了我們最大的信心。”在搶救和手術期間,家屬非常理解和配合醫生,在醫患矛盾新聞頻發的今天,這樣的理解和信任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醫護人員和家屬在互相信任依托下讓死神也望而卻步。
據佘康介紹,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由于起病隱匿,癥狀不典型,是最容易誤診的外科急癥之一。大多數病例是在開腹探查時才獲得確切診斷。急性腸系膜靜脈血栓早期誤診率高達90%,出現腸壞死時可在短期內進展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死亡率高達50~90%。
(介入血管外科 尹杰、佘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