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出現轉移右下腹痛(即開始時是上腹痛,后轉移至右下腹,并在此處疼痛固定)時,首先會想到闌尾炎,若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肌緊張、右下腹壓痛等癥狀時,一般不難做出診斷。然而小兒則不然,特別是嬰幼兒,大多不能表達疼痛部位,只表現為哭鬧不安,家人和醫生也只能從孩子的哭鬧和孩子腹痛時所采取的體位來推測患病部位和病情輕重,所以說小兒的闌尾炎不同成人,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而延誤病情。湖南省人民醫院肛腸外科王江
小兒發生闌尾炎時一般喜歡向右側臥,雙腿稍屈,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因為闌尾在右側,如果左側臥位將會牽動盲腸,增加疼痛,所以孩子多不會采取左側臥位。孩子也會選擇自己感覺好受的姿勢,還不肯改變這個體位,如果強制其改變,就會引起他的哭鬧。
小兒闌尾炎時出現的惡心、嘔吐和腹瀉,要比成人嚴重得多。尤其是3~4歲的嬰幼兒,往往是惡心、嘔吐在先,腹痛、腹瀉在后。出現腹瀉的情況也比成人多。其原因為:一則小兒的闌尾比較長,發炎的闌尾刺激直腸壁接觸,于是引起腹瀉;二則小兒闌尾炎更容易穿孔,膿液積存在盆腔內也會刺激直腸,引起排便。但往往糞便量并不多,僅為少量稀薄粘液便,有時還可能便中帶血,所以常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延誤病情。
小兒闌尾炎時,體溫升至38~39℃,年齡愈小體溫愈高。
總之,小兒闌尾炎癥狀很不典型,當遇有嬰幼兒吵鬧不安的腹痛表現,以及原因不明的嘔吐和發熱時,家人應想到闌尾炎的可能。
若發現孩子腹痛時,家長應耐心檢查,可以將孩子抱在懷里,然后輕摸腹部,邊摸邊觀察孩子的表情,當檢查到疼痛部位時,孩子會出現痛苦的表情、叫痛或把大人的手推開,且腹肌緊張而發硬,這是發生了急性腹膜炎的表現;還可以試著拿小孩自己的手去觸摸腹部,當碰到痛處時會把小手縮回去。但這些檢查需要反復多次才有價值。
患了急性闌尾炎,只要及時把發炎的闌尾切除,一般住院一周就能痊愈。但是,對小兒來說,特別是嬰幼兒,處理方法就與成人不同。由于小兒炎癥的過程要比成人進展得快而劇烈,因此,早期即可發生壞死和穿孔。這是由于小兒的大網膜不如成人,短而薄大網膜不能將發炎的闌尾包裹,容易發生穿孔而釀成腹膜炎。據統計,小兒闌尾穿孔的發生率可達30~40%,所以及早警惕闌尾炎、腹膜炎的發生,對病情的控制很有利。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