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腹膜炎比較常見。
此時可見透析液混濁、腹痛、腹透液中含白細胞,以及細菌培養陽性等,此時可加強換液,增加透析組數,縮短保留時間,加大腹透液肝素用量及抗菌素用量,出現全身癥狀時則要全身使用抗菌素。除細菌性腹膜炎外,尚有嗜酸性腹膜炎,發生后應考慮更換腹透液。腹透時由于腹腔內壓力增高,部分肺泡擴張不全,易合并肺部感染。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病科趙菁莉
預防方法:患者應保持大便的正常,盡量規律,避免腹瀉及便秘出現。建議患者每日晨起透析前做深呼吸。
(2)腹透管引流不暢:
主要為單向阻滯,即液體可進入,但流出不暢,發生雙向阻滯者較少。其發生與纖維蛋白、大網膜或血塊堵塞、透析管部位、腹膜粘連有關,應積極尋找病因做相應處理。
預防:鼓勵患者走動,變換體位,腹部按摩,使用瀉藥增強腸蠕動。
(3)腹痛:
與腹透液灌注或排出過快、透析管位置不適、高滲透析液、溫度過低、PH〈5.5、腹膜炎等有關。應盡量去除誘因,必要時可減少透析次數或縮短留置時間。建議及時咨詢專科醫生。
(4)代謝異常:
腹膜透析時蛋白質和氨酸丟失甚多,可引起低白蛋白血癥,腹透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每日應在1.2g/kg,由于腹透液內大量糖被機體吸收,故可引起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癥;因此應限制高糖透析液使用過多。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