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闌尾切除術病人的回顧性分析顯示,與病史、體格檢查及白細胞計數相比,超聲波和CT檢查并不能明顯提高闌尾炎診斷準確率,而且有可能延誤手術。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Hung Ho博士及其同事建議,對于不典型病例,診斷性腹腔鏡檢查比影像學更有價值。
闌尾炎診斷一直是內外科醫生棘手的問題,據報道陰性闌尾切除率為15%-33%。由于對闌尾炎及時作出診斷有一定困難,所以多年來醫生們一直試圖利用影像學方法如超聲波和CT檢查來提高診斷準確率。
研究人員注意到,在過去的10年間,第三護理醫院超聲波和CT檢查在闌尾炎診斷中不斷增加,同時腹腔鏡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加。研究人員分析了連續766例進行闌尾切除術的病人,評價了影像學方法和腹腔鏡在闌尾炎可疑病例中的應用價值。
在進行闌尾切除的病人,約四分之一的病人為小于10歲(15.7 %)或大于50歲(8.2 %)者。男女之比為1.2:1。陰性闌尾切除率為15.7%,女性較高為24.6%。穿孔在小于10歲和大于50歲病人較高,分別為20.4 % 和28.6 %。在穿孔病人中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高。
典型轉移性疼痛陽性預測闌尾炎價值最高,為(91 %),WBC大于12 X 109 /L陽性預測價值排第二位,為90.1 %。可是許多闌尾炎病人白細胞計數正常,這些病人中穿孔也很常見。而且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白細胞計數也較高,也可能比這些沒有穿孔的闌尾炎高。聯合應用病史、體格檢查及白細胞計數,如果需要的話再加影像學檢查,可使診斷準確率達到74.9 %。
CT掃描了47例病人,診斷準確率為74.5%,6例假陰性。超聲檢查了155例病人,診斷準確率僅為43.4%,118例假陰性(76.1%)。所有病人從就診到請外科會診的平均時間為5.2小時,而從就診到進行超聲和CT檢查的時間則分別增加到6.4和7.8小時。
腹腔鏡檢查了76例病人,闌尾炎陰性率為42.1%,比進行開腹手術的大部分病人高。但腹腔鏡對術中闌尾似乎正常的病人的其它疾病診斷率達91.6%,而開腹手術對術中闌尾似乎正常病人的其它疾病診斷率僅為74%。
研究發現,闌尾炎的流行病學發生了變化,與60年代和70年代相比,小于10歲和大于50歲病人的發病率及女性的發病率升高。研究人員的陰性闌尾切除率雖然為文獻報道的下限,但并不伴有穿孔率增加,穿孔率為14.2%,也比文獻報道的要低。
研究人員發現,超聲檢查比臨床診斷的準確率要低,這與以前前瞻性的研究所報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的結果相矛盾。研究人員在對上述相反結論進行解釋時說,超聲參數可靠允艿揭歡ㄏ拗疲與檢查者的水平有一ü叵怠CT掃描準確率增高,但還是沒有臨床診斷準確率高。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在有典型轉移性疼痛和白細胞計數增高時,應盡量避免應用這二項影像學檢查,以免耽擱進行外科會診和手術時間。
因為僅有一半的病人有典型的轉移性疼痛,所以需要觀察、影像學檢查,同時腹腔鏡檢查也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研究人員建議對非典型病例應用腹腔鏡檢查。
研究人員認為,由于腹腔鏡零死亡率、低并發癥、準確率高、方便實用,在懷疑闌尾炎的非典型病例應該早期應用腹腔鏡,而不是CT和超聲波。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