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吧,在生活有很多人都是患有糖尿病的。現在我國糖尿病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超過5%,全國現有糖尿病人6000多萬,在世界上僅次于印度。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癥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體多系統的損害。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一、糖尿病因:
1、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關: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
胰腺結構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2、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癥。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歲以后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二、糖尿病的分類:
1、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少年,因胰島素分泌缺乏,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以維持生命。
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還偏高,臨床表現為機體對胰島素不夠敏感,即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胰島素是人體胰腺B細胞分泌的身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吸收、轉化、利用發生了抵抗。
臨床觀察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達90%左右。
三、糖尿病癥狀:
主要表現在多食、多飲、多尿、消瘦。所謂“三多”是指“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指“體重減少”。
四、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可導致感染、心臟病變、腦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雙目失明、下肢壞疽等而成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滲綜合癥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并發癥,初始階段可表現為多尿、多飲、倦怠乏力、反應遲鈍等,隨著機體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劇發展,出現嗜睡、定向障礙、癲癇樣抽搐,偏癱等類似腦卒中的癥狀,甚至昏迷。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飲食。避免多食、多飲、多尿。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