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目前醫學上對糖尿病是這樣來定義的: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缺乏和/或胰島素不能發揮正常作用而引起的糖、脂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共同特征為慢性高血糖狀態。簡而言之,糖尿病就是體內“血糖升高”了。嚴重的高血糖狀態可導致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綜合征。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可隨時威脅生命。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鄉醫療條件逐漸得到改善,糖尿病所帶來的上述危急情況已大大降低,取而代之是因疾病長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而導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所帶來的殘疾(包括中風、肢端壞疽、心臟病、腎功能衰竭、視力喪失)、生活質量下降和經劑負擔。
嚴格來講,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體內不能正常利用糖而并非是由于攝入過多所致。正常人尿中幾乎不含糖,當血糖升高超過了腎重吸收的限度時,過多的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這時檢查尿糖即為陽性。尿排泄糖的同時帶走很多水分,因此出現“多尿”。多尿將造成體內水分不足,使人產生渴感,從而出現“煩渴多飲”。
大家知道,我們每日三餐所攝取的主食(米、面等),經消化吸收以后主要轉換成血中的葡萄糖,它是日常體力和腦力勞動的主要能量來源,上述所稱的血糖指的就是血中的葡萄糖。由于葡萄糖不能被人體利用供能而保留在血循環中,因而血糖就升高了。與此同時,大腦的攝食中樞被刺激,整天感到饑餓難耐,食欲隨之增加而出現“易饑多食”。但這種多食對人體是百害而無一利,因為體內不能利用葡萄糖的狀態并未改善,多食反而使已升高的血糖進一步惡化,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為了補償能量不足,軀體將尋求其他替代途徑,即動用體內的備用“糧”來代償,以行使葡萄糖的供能作用。這個“備用糧”包括貯存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以及貯存在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隨著脂肪和蛋白質不斷被動員消耗,形體漸瘦,人變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手術傷口、甚至輕微的創傷都難以愈合。
由此,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就全都魚貫出來了: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因此,“三多一少”癥狀是發現糖尿病的重要線索。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在發病的早期階段,上述癥狀并不典型,或根本就沒有任何癥狀,為了不延誤診治,最可取的辦法是定期到醫院抽血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以期早診早治。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