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姑,其實很多人會想到香菇什么的,在生活中菌類的菇確實是吃的挺多的,各有各的口感與美味,但是還有一種姑和香菇它們不同,那就是慈姑;要說慈姑,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蔬菜,我們都知道許多的蔬菜對我們的人體是很有價值的,那么,慈姑呢,今天我們就要來看看刺慈姑作用是什么了。
刺慈姑是慈姑的別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可以吃。指這種植物的地下莖。也作茨菰。澤瀉科,慈姑屬宿根性水生草本。單子葉植物,無胚乳。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以球莖作蔬菜食用。
性狀鑒別 鮮品呈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2-4。5cm,直徑1。8-3。2cm。表面黃白或黃棕色,有的微呈青紫色,具縱皺紋和橫環狀節,節上殘留紅棕色的鱗葉,鱗葉脫落后,顯淡綠黃色。頂端肯芽,長5-7cm,或芽脫落的圓形痕;基部鈍圓或平截,切斷面類白色,水分較多,富含淀粉。干品多縱切或橫切成塊狀,切面灰白色。粉性強。氣微,味微苦甜。
慈姑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熱消結、強心潤肺之功效。可治療腫塊瘡癤、心悸心慌、水腫、肺熱咳嗽、喘促氣憋、排尿不利等病癥。而且,慈姑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較多,能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增強腸胃的蠕動,增進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對于預防和治療便秘最佳。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和鉀、磷、鋅等微量元素,對人體機能有調節促進作用。更主要的是,慈姑還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醫認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潤肺,補中益氣,所以慈姑不但營養價值豐富,還能夠敗火消炎,輔助治療癆傷咳喘。
忌食:雖然營養豐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則發腸風痔漏,崩中帶下,使人干嘔,損牙齒,失顏色,皮肉干燥等;尤其對孕婦來說更要謹慎食用。慈姑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帶苦味。
功能主治,活血涼血;止咳通淋;散結解毒。主產后血悶;胎衣不下;帶下;崩漏;衄血;嘔血;咳嗽痰血;淋濁;瘡腫;目赤腫痛;角膜白斑;瘰疬;睪丸炎;骨膜炎;毒蛇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