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罌粟有一定的了解,罌粟花非常漂亮卻有毒,稍微加工就可變成毒品,因此對社會危害非常大;而罌粟殼,是罌粟干燥后的果殼,也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國家對其使用有嚴格的規定,我們一定要明白并合理合法的使用,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罌粟殼的使用有哪些規定。
和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內的“有毒物質”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堿等 30 多種生物堿。對“癮君子”而言,食用罌粟殼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對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毒品,尤其是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功力”卻不可小覷。這些人吃過后,會或多或少地產生輕快感,表現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臉部微微發紅,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而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即使是對毒品不敏感的人,如果長期食用添加了罌粟殼的食品,也必定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人們長期食用這種食品,會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甚至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癥狀,最終上癮,具有潛在的吸食毒品的傾向,給社會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罌粟殼法律規定
國家法律對罌粟殼的使用有明確規定,禁止非法供應、運輸、使用。2009年3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針對個別餐飲消費經營者在火鍋中使用罌粟殼的違法行為,將嚴格依法查處。2011年,國家再次在《加強食品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監管管理的緊急通知》中申明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要求,嚴厲打擊此類行為。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條【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罌粟殼醫學規定
1、凡使用罌粟殼的患者必須建立病歷。開具罌粟殼使用專用處方。處方應完整,字跡清晰,除一般內容外,必須注明病歷號、病名及簡要病情,并簽名。
2、醫療單位調配罌粟殼處方必須有具有資格的藥學技術人員,實行雙人簽章制度。每日按處方消耗逐一填寫“麻醉藥品逐日登記表”,并定期轉交庫房。麻醉藥品專用處方由藥劑科留存3年備查。
3、癌癥晚期患者持有《麻醉藥品專用卡》的,可不受限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