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薏米很少會放在一起用,但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味中藥,有人說桑枝薏米治療痛風有不錯的效果,因為桑枝和薏米都是清熱的,桑枝更有通絡的效果,而薏米對于肌肉痙攣方面擁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如果將兩者結合,將會是治療痛風的一種不錯的選擇;下面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桑枝和薏米的具體功效。
桑枝介紹
【中藥名】桑枝。
【性味歸經】苦,平。入肝經。
【功效】清熱,祛風,通絡。
【功效特點】本品善于祛風濕,通經絡,達四肢,利關節,并有鎮痛作用,無論風寒、風熱均可用。
【功效作用】
1.祛風通絡:用于風濕手臂指麻木,常與威靈仙、防己、當歸等同用,如桑枝湯;若風濕熱痹,常與絡石藤、忍冬藤、地龍等同用,如桑絡湯;若用于治療白癜風,可用桑枝2500克、益母草1000克,文火煮2次,去渣,取汁再煎成稀膏,黃酒溫沖服,如白癜風膏。
2.利水氣,消浮腫:用于腳氣下肢浮腫,用桑枝60克,炒后水煎服。
薏米介紹
【性味】甘淡。
【歸經】入脾尾肺經。
【功能】利濕清熱,健脾補肺。
【主治】水腫腳氣,食少瀉泄,濕痹拘攣,肺癰,腸癰。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薏苡素、甾醇、氨基酸、維生素B1、薏苡仁脂。
【功效與作用】能利水滲濕,有助于清熱排膿和治肌肉風濕。關于后者,現代醫學已證實,以薏仁油作用于蛙肌,確能使肌肉攣縮減少,這就為前人的經驗“薏苡仁治濕痹拘攣”提供了初步的科學根據。本品又能健脾止瀉,可能與其所含維生素B1有關。
【臨床應用】作為輔助藥,用于利尿消炎,去濕止痛、健脾止瀉。
用量:15~30g,大劑量可用到60~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