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秋天成熟,樹上沉甸甸的橘色果實好似通人性似的,卯足了勁把自己的美麗展示給人,于是,我不由的感嘆秋天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它是柿子,成熟季節在十月左右,原產地在中國,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我們常常在吃了甘甜味美的果肉之后,把它的蒂兒隨之丟棄,可是,那你知道嗎,柿蒂還是一味中藥,那么,你知道柿蒂的功效與作用是啥嗎?
本品呈扁圓形,直徑1.5~2.5cm。中央較厚,微隆起,有果實脫落后的圓形疤痕,邊緣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圓孔狀的果梗痕。外表面黃褐色或紅棕色,內表面黃棕色,密被細絨毛。質硬而脆。氣微,味澀。
柿蒂有降逆下氣、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胃熱呃逆,可配伍黃連、竹茹等同用;痰濁內阻之呃逆,配伍半夏、陳皮、厚樸等同用;柿蒂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姜等同用,如柿蒂湯(《濟生方》);柿蒂治虛寒呃逆,常與人參、丁香同用,如丁香柿蒂湯(《癥因脈治》);若命門火衰,元氣暴脫,上逆作呃,則須配伍附子、人參、丁香等。
柿蒂如此,吃柿子的時候也有講究。空腹慎吃生柿子或食柿后忌飲白酒、熱湯、以防患胃柿石癥;糖尿病人、脾胃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后、外感風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術后不宜食柿子。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飯后吃。吃柿子的前后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