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有很多東西看上去很渺小,并無存在感,但是應用在某些方面卻可以發揮奇效,這樣的事情不僅僅存在于人們之間的交往上,有一些植物在食用時被丟掉的,卻也可入藥,比如柿蒂,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柿子的葉柄部位,在平時吃柿子的時候,那個地方我們都會隨著果皮一起扔掉,但是沒想到居然也是中藥,柿蒂治打嗝這是真的么?
柿蒂,中藥名。為柿樹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摘,食用時收集,洗凈,曬干。本品呈扁圓形,直徑1.5~2.5cm。中央較厚,微隆起,有果實脫落后的圓形疤痕,邊緣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圓孔狀的果梗痕。外表面黃褐色或紅棕色,內表面黃棕色,密被細絨毛。質硬而脆。氣微,味澀。
柿蒂為植物的干燥宿萼入藥,主產于河北、河南、山東。除去雜質,洗凈,去柄,干燥或打碎而成。味苦、澀,平。歸胃經。有降逆止呃的功效,用于呃逆。《本草綱目》:“古方單用柿蒂煮汁飲之,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濟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熱,以開痰散郁,蓋從治之法,而昔人常用之收效矣。”
柿蒂治打嗝當然是真的了!由于柿蒂有降逆止呃的功效,不論寒熱,當然如果具體辯證更好,胃寒呃逆,常于丁香、生姜通用。如《濟生方》里面的柿蒂湯。胃寒呃逆,常于竹茹、赭石共用。即使是單味藥也有很好的效果。以后吃完柿子,柿蒂可不要丟掉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