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理科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化學課本里常常有說的五水硫酸銅就是我們現在要說的膽礬,為硫酸鹽類膽礬族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硫酸作用于銅而制成的含水硫酸銅結晶,由含銅硫化物氧化分解形成的次生礦物,可與藍銅礦(扁青)、孔雀石(綠青)等礦物共生;分布于我國西北等氣候干燥地區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具有涌吐,解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中風,癲癇,喉痹,喉風,痰涎壅塞,牙疳,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而五水硫酸銅或者說膽礬屬于什么呢,再者作為中藥它的配方又有哪些呢?
膽礬晶體結構屬三斜晶系。單晶體呈厚板狀或短柱狀,但不常見。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腎狀或粒狀。多具棱角,表面不平坦,深藍色或附有風化物——白色粉霜,半透明,硬度2.5,性極脆,易打碎,斷口貝殼狀。相對密度2.1-2.3。極易溶于水,使水呈均勻的天藍色。本品呈不規則斜方扁塊狀、棱柱狀。表面不平坦,有的面具縱向纖維狀紋理。藍色或淡藍色;條痕白色或淡藍色。半透明至透明。玻璃樣光澤。體較輕,硬度近于指甲;質脆,易砸碎。氣無,味澀。以塊大、色深藍、透明、質脆、無雜質者為佳。
膽礬的配方:1、治酒面熱盛,咽喉腫結閉塞:鴨嘴膽礬半錢,全蝎二個。上為末。以雞羽蘸藥入喉中,須臾,破開聲出,次用生青荷研細,井水調下。喉吐出毒涎即愈,未吐再服。2、治喉內結核不消:石膽、硇砂研細。每用竹筒吹之,或以箸頭蘸之。3、治口瘡、喉閉、乳蛾:膽礬一錢,熊膽一錢,廣木香三分。通為細末,以木鱉子一個,去殼,磨井水,以鵝翎蘸藥敷。4、治口舌生瘡:膽礬一分,干蟾一分(炙)。共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盡為度。5、治眼生膚翳,目赤痛,癢澀:石膽半兩,石鹽一兩,朱砂一兩,鹽綠半兩,龍腦一分,膩粉一錢。上為細末。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大,點目中,一日三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