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時候常伴我們玩耍的小動物,鴨子就算其中之一,因此,在看到某些事物像鴨子的某些部位時,我們的思維潛意識的就會把它跟鴨子聯系在一起,今天要講的這款植物就是因為貌似鴨子才取名的,就是——紫葉鴨跖草,又名紫竹梅、紫葉草、紫錦草等,為鴨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30厘米,葉長圓形,略有卷曲,紫紅色,那么,紫葉鴨跖草的功效是什么?
紫葉鴨跖草,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多分枝,帶肉質,紫紅色,下部匍匐狀,節上常生須根,上部近于直立。葉互生,披針形,長6~13厘米,寬6~10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抱莖而成鞘,鞘口有白色長睫毛,上面暗綠色,邊緣綠紫色,下面紫紅色。花密生在二叉狀的花序柄上,下具線狀披針形苞片;雌蕊1,子房卵形,3室,花柱絲狀而長,柱頭頭狀。
紫鴨跖草原產墨西哥等地,喜光也耐陰,喜濕潤也較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稍耐寒,長江流域背風向陽處可越冬。此草在盆栽時宜用白色、藍色或其它的花盆。生長期內,除盛夏6-9月中午前后要遮蔭,其它季節應給予充足的光照。保持充足的光照,其色彩才能鮮艷,長時間過陰,色彩就會暗淡,且節間變長,枝蔓不挺,缺乏生機。另外,肥多也會引起徒長,每月施1-2次餅肥水即可。澆水要做到不干不澆。夏季天氣干燥時,向植株噴水增大濕度,則更有生機。
紫葉鴨跖草性味:《廣西中藥志》:“味淡甘,性涼,有毒。”歸經:《廣西中藥志》:“入心、肝二經。”《泉州本草》:“入肝、膽、腎、膀胱四經。”功用主治:活血,利水,消腫,散結,解毒。治癰疽腫毒,瘰疬結核,淋病。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孕婦忌服。治癰疽腫毒:鮮紫鴨跖草、仙巴掌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