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老是認為滇省有各種可怕的物品,罌粟就是在我們這些不熟悉它的人腦袋里可怕物品,甚至怕我們是不是只要聞一聞罌粟的味道就會上癮,然后萬劫不復,如此危險,其實我們都錯怪了罌粟,例如,罌粟殼就是止痛效果十分好的植物一部分,當然我們不能亂用罌粟殼,罌粟殼的用量是十分謹慎,所以我們下面來介紹一下罌粟殼的功效作用,和罌粟殼用量是多少。
罌粟殼的功效:性味:酸、平。歸經:入肺、腎、大腸經。斂肺止咳,澀腸,定痛。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心腹筋骨諸痛,滑精,多尿,白帶。主治:久咳、久瀉、脫肛、便血、滑精。《醫學啟源》:固收正氣。《滇南本草》:收斂肺氣,止咳嗽,止大腸下血,止日久瀉痢赤白。《綱目》:止瀉痢,固脫肛,治遺精久咳,斂肺澀腸,止心腹筋骨諸痛。《本經逢原》:蜜炙止嗽,醋炙止痢。《本草從新》:固腎,治遺精多溺。《現代實用中藥》:適用于慢性衰弱之久下痢、腸出血、脫肛、貧血拘攣之腹痛、腰痛、婦女白帶。又用于慢性久咳嗽、肺結核、咳血。
罌粟殼的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也就是說罌粟殼用量還是十分有規則的,并不是拿過來就能用,如果用少了可能會起不到效果,如果用多了,那是十分危險的,而且和不同藥物相配也是有不同的用量的,所以我們應用罌粟殼對于用量是十分謹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