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藥都有不止一種名字,而我們也是常常只知道其中的一種名稱,這導致我們在使用中有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我們應該對中藥的別名多做一些了解,方便在以后進行使用,澤漆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也有很多常見的作用,澤漆的別名有很多,接下來我將介紹幾種澤漆的別名,并對澤漆的主要作用進行介紹。
澤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又名漆莖,貓兒眼睛草、五鳳靈枝,五鳳草、綠葉綠花草,涼傘草,五盞燈、五朵云,白種乳草,五點草、五燈頭草、乳漿草,腫手棵、馬虎眼,倒毒傘、一把傘,乳草,龍虎草、鐵骨傘,九頭獅子草,燈臺草,癬草(福建)。澤漆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白色乳汁。莖叢生,基部斜升,無毛或僅分枝略具疏毛,基部紫紅色,上部淡綠色。葉互生;無柄或因突然狹窄而具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匙形,長1~3cm,寬0.5~1.8cm,先端鈍圓,有缺刻或細鋸齒,基部楔形,兩面深綠色或灰綠色,被疏長毛,下部葉小,開花后漸脫落。蒴果球形,直徑約3mm,3裂,光滑。種子褐色,卵形,長約2mm,有明顯凸起網紋,具白色半圓形種阜。花期4~5月,果期5~8月。有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的功效。
澤漆的臨床應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治療結核性瘺管:將澤漆洗凈,切成小段,煎沸2~3遍,得棕黃色煎汁,過濾,再以文火濃縮成棕黑色流浸膏。用時將膏涂于紗布外敷,每日1次。亦可用流浸膏2~3滴,以10~12毫升蒸餾水稀釋后用紗布條浸濕塞入瘺管,日換1次。但浸膏的刺激性較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應適當加入鎮痛劑;對創面新鮮者用量宜少,對創面腐敗而分泌物多者,用量要多。
2、治療細菌性痢疾:可制為濃縮煎劑和沖劑進行治療。
3、治療食道癌,采用20%澤漆中性皂甙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15天為1療程。觀察病例按初診時進食情況分為5級:完全不能進食,能進流汁,半流汁,軟飯,普通飯。治療后進食情況上升一級者為好轉,上升二級者為顯著好轉,能進任何飲食者看作臨床治愈。但經食道鋇餐攝片檢查,食道癌腫塊的縮小與臨床進食情況的改善頗不一致,可能是澤漆中性皂甙能使腫塊變軟所致。實驗室檢查未發現溶血現象和肝腎損害,血象亦無異常改變。對已進行過放射治療或局部作過活組織檢查及使用過局部腐蝕性藥物的病人,此藥無效。
4、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取澤漆1兩(干的5錢),加水300毫升,濃煎至150毫升,每次50毫升,日服3次,以愈為度對高燒病孩曾配合一般對癥處理。流行期間對密切接觸者可試用于預防,一般按上述劑量連服3天。
5、治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用澤漆制成片劑或膏劑內服。片劑每次6~8片(每片含量0.2克),膏劑每次2克,均每日3次,飯后服。服后宜多飲開水,并休息片刻。25天為一療程。
澤漆對癥狀消退和改善、肝脾回縮及肝功能恢復具有一定療效。遠期效果尚難肯定,有待觀察。治程中部分患者訴口干、多尿,未見其它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