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千變萬化,我們經常會在生病的時候吃一些特別苦的東西,他們說,苦口良藥,也會在生病的時候吃到一些特別甜的東西,比如說飴糖,飴糖是以高粱、米、大麥、粟、玉米等淀粉質的糧食為原料,經發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又稱膠飴,市場上,高粱飴,山楂飴等其他口味飴糖,讓人喜愛,主要含麥芽糖,并含維生素B和鐵等,那么,請問您知道中藥飴糖是什么嗎?
藥用以硬為好。味甘,性溫。能補中緩急,潤肺止咳,解毒。溶化飲,入湯藥,噙咽,或入糖果等。脾胃濕熱、中滿嘔者不宜。中國各地均產飴糖,入饌人入,均以軟者為佳。軟飴糖為一種黃褐色的濃稠液體,黏性大,甜爽適口,含麥芽糖、葡萄糖及糊精等。
飴糖出自《本草經集注》。陶弘景:方家用飴糖,乃云膠飴,皆是濕糖如厚蜜者,建中湯中多用之。其凝強及牽白者不入藥。今酒用曲,糖用蘗,猶同是米麥,而為中上之異,糖當為優,酒以亂為劣。《蜀本草》:《圖經》云,飴即軟糖也,北人謂之場。粳米、粟米、大麻、白術、黃精等,并堪作之,惟以糯米作者入藥。《本草綱目》:按劉熙《釋名》云,餹之清者曰飴,形怡然也;稠者曰餳,強硬如錫也;如餳而濁者曰汱;《方言》謂之長餭。《楚辭》云,巨用長餭是也。飴餳用谷芽同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餳,故醫方亦收用之。
飴糖有軟、硬之分,軟者為黃褐色濃稠液體,粘性很大;硬者系軟飴糖經攪拌,混入空氣后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餅。 是以大米等谷類為原料,用麥芽糖化酶作用而制成的一種甜味品。后來,逐步以淀粉代替大米生產飴糖,大正時代開始用活性炭脫色生產精制飴糖。以后歐美開發用酸糖化法生產飴糖,其風味和耐熱(熬煮溫度)性比麥芽法好。日本還有一種粉末飴糖生產,工藝方法是將飴糖用噴霧干燥法脫水成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