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巴,此名字源自于拉丁文,其意思為“希臘干草”,因為過去人們一直把這種牛逼的草藥當做動物的飼料,數百年以來,人們通常使用胡蘆巴的種子和葉片當烹飪香料,但是由于它有良好保健的功效,這種草藥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有名的營養補品,但是葫蘆巴能長期吃嗎?有副作用嗎?讓給我們一起來看看。
早在2000多年前,西亞及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居民已開始將胡蘆巴作為一種野生蔬菜食用。主要是促進女性乳房發育、乳腺組織成長的,故又稱為“發奶草”,對于舒緩更年期癥狀、改善經前綜合癥,有很大的幫助。
在印度和阿拉伯國家,民間醫生常將葫蘆巴用作強壯劑、催欲藥、鎮痛藥、口腔清涼劑和通經藥。在中東的一些阿拉伯國家,也經常被用在奶水比較少的產婦,作為增加乳汁分泌的天然催化物。
大約在唐宋時期經陸路從西域傳入到中原地區并引種成功,據中藥專家考證,唐朝時期已將胡蘆巴作為一種藥材進入中國藥房;目前,胡蘆巴在中國從東北到西南、西北、華東和中部各省均有種植,但以西北地區的胡蘆巴種植面積最大。
胡蘆巴有減輕絕經期綜合癥,治療便秘、痢疾、消化不良,控制糖尿病,降低膽固醇,舒緩喉嚨痛和咳嗽,促進乳房發育和孕期產乳量等作用。 從古時到19世紀后期,胡蘆巴在草藥使用上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是全球最著名的豐胸草本之一。現代科學研究證實胡蘆巴還能夠減少膽固醇,控制和治療糖尿病和絕經期綜合癥。在印度,它被混入咖哩粉中。印度傳統草藥學家就把它做為激發母乳的處方之一。 胡蘆巴包含一些促進乳腺組織發育的天然化合物,一些動物實驗的研究還證明它有減少膽固醇的作用。另外,胡蘆巴對I型糖尿病也有治療作用。 葫蘆巴包含生物堿、賴氨酸、L-色氨酸、甾體皂甙和粘液質纖維。它還是鐵、硅、鈉和維生素B1的天然來源。此外,葫蘆巴還含有豐富的硒,硒具有抗輻射,幫助人體利用氧氣的作用。
葫蘆巴是一種應用了多個世紀的草藥和飲食保健品,但這種草藥的藥用仍然存在一定風險。已有報告的葫蘆巴副作用包括輕微腸胃不適,皮膚刺激,到較為嚴重的內出血等。不良反應的常見癥狀包括惡心,腹瀉,胃灼熱,皮膚刺激,以及汗液和尿液帶有楓糖漿氣味等。
針對葫蘆巴副作用的研究比較有限,但作為一種食物成分,通常認為它可以安全食用。即使是保健品形式的葫蘆巴以建議劑量消費也很少引起不良反應。實際上,多數不良影響都與過量攝入有關(每天超過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