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次在去山上游玩之時,免不了會碰見許多花草,然而大多數人都無法對其進行區別,就覺得沒什么兩樣,但是對于一些藥用植物,我們應該多長點見識,以便將來能夠使用,半夏,又名地文等,屬天南星目,廣泛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藥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那么藥用植物半夏怎么鑒別?
半夏是一味常用藥,藥典規定正品為旱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主產四川、湖北、河南。生半夏有毒,因此,生品,只能外用,且要實行特殊管理,半夏口服入藥必須經過炮制,其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
半夏性辛溫,有毒,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散結的功效,主治濕痰阻塞,痰飲咳嗽,嘔吐惡心,妊娠嘔吐等癥。由于正品半夏種植成本高,野生資源日益枯竭,臨床用量大,因此市場上許多用水半夏冒充半夏使用。水半夏雖有燥濕化痰的作用,但沒有降逆止嘔作用,兩者功效區別明顯,使用時要注意鑒別。
真品生半夏,本品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無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清半夏為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片狀。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澀、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為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半夏,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實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半夏和水半夏的根本區別點在于正品半夏不論是生品,還是炮制品,其頂端下凹,而水半夏不論是生品,還是炮制品,其頂端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