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每到清明時節,我們廣東人就愛用這個做成餅或者糊來吃,可能是春季濕氣,各種蛇蝎出動的季節吧!吃了這個,有病治病,沒病也防啊~!
雞屎藤,中藥名。<<綱目拾遺》云:“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至功效。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脾;腎經。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
1、新鮮雞屎藤摘下葉子,清水洗干凈;
2、把洗凈的葉子切碎;
3、放入攪拌機中,加入一點清水攪拌成汁;
4、用篩網把渣隔掉,取汁水;
5、雞屎藤汁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片糖煮開;
6、.取適量粘米粉加清水調開,無顆料狀;
7、鍋中的水開,糖也化了之后,倒入調好的粘米粉,煮開,調成糊糊狀即可關火!
養生功效:
雞屎藤米糊,有解暑除濕,祛風解毒,健脾導滯的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腸炎、眼結膜炎、小兒食滯、痱子過多、暑癤等癥。
配料功用:
雞屎藤,為茜草科植物。性味甘酸、平,入脾、大腸經。含雞屎藤甙,車葉草甙等。功能祛風解毒,消食導滯,除濕止痛。本療法用其葉:《生草藥性備要》認為“其葉擂米加糖食,止痢”。《重慶草藥》記載它有“健脾除濕,益氣補虛,常用于小兒瘦弱,脾弱氣虛,食積甙積”的功用。《上海常用中草藥》說它能“祛風,活血,止痛,消腫”。
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功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別錄》說它“主益氣,止煩,止泄”。《本草綱目》記載它有“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的功用,《滇南本草》認為它能“生滓,明日,長智”。
分量和烹制食用方法
每次用鮮雞屎藤葉60克。先用清水泡軟大米,然后與雞屎藤葉一起放人砂盆內擂爛,加水和紅糖適量煮成糊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