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白鮮皮是一種蕓香科類的草本植物白鮮的根和皮,白鮮皮一般在春秋兩個季節,開始挖取它的根部,洗凈,剝出根皮之后,干燥制作而成。白鮮皮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的作用。那么,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01清肺止咳

火熱之邪,上灼于肺,傷津劫液,阻遏氣道,使肺之肅降無權。其癥可見:咳嗽氣粗,痰黃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紅赤,煩渴便秘。白鮮皮苦、寒,入肺經,可清在肺之熱邪,金氣清肅,咳嗽自消。
02清熱利濕

白鮮皮昧苦、性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故可用于因濕熱而致各種病癥。《本草綱目》:“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為諸黃風痹要藥。”
03祛風燥濕

《本草原始》:“白鮮皮入肺經,故能祛風,入小腸經,故能去濕。夫風濕既除,則血氣自活而熱亦去。”
04清熱解毒

白鮮皮苦、寒,具清熱解毒之功效。《藥性論》;“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神農本草經》:“主頭風……女子陰中腫痛。”
05清熱定驚

白鮮皮苦寒,其清熱、瀉火力強,故用于因熱則生風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