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須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糯稻根須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糯稻根須的簡介
【異名】稻根須(《藥材資料匯編》),糯稻根(《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莖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殘莖,洗凈,曬干。
【性狀】干燥的根莖及根,簇生成卵形或半圓形的團塊,根莖呈圓錐形,黃棕色,極短,長至1厘米,直徑3~6毫米,上端留有圓形中空的莖基,其周圍有葉鞘部分,四周密生無數的須根;須根長10~15厘米,粗約1毫米,外表棕黃色或黃白色,有稀疏的縱皺紋,有時生有極微細的支根。很柔軟,韌曲,斷面為黃白色。具微臭,味淡。以干燥、根長、黃棕色、無莖葉者為佳。
【性味】甘,平。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肺、腎三經。"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退虛熱,止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止渴,止虛汗:糯稻根燒灰浸水飲。(《江蘇植藥志》)
【臨床應用】治療馬來絲蟲病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糯稻根須,我們知道糯稻根須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高約1米左右;中空,有節,有分蘗。葉具葉鞘,葉鞘無毛,與節間等長或下部者較長;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8~25毫米,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線形,扁平,長30~60厘米,寬6~15毫米;粗糙,葉脈明顯。圓錐花序疏松,成熟時向下彎垂,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長6~8毫米;每小穗僅具1花,不育花外稃錐刺狀,無毛;可育花外稃硬紙質,具5脈,遍被細毛或稀無毛,無芒或有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枚,卵圓形,長約1毫米;雄蕊6,花藥長約2毫米,花絲細弱;子房長圓形,光滑,花柱2枚,柱頭羽毛狀,有時有第三枝退化的花柱。穎果矩圓形,平滑,淡黃色、白色。種子具明顯的線狀種臍。花期7~8月。果期8~9月。 水生或陸生。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稻的類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為粳稻、秈稻、糯稻等種。粳稻植株較矮,稈硬,葉幅狹,谷粒較短圓,米的粘性較強,脹性小。秈稻植株較高,稈軟,葉幅寬,谷粒細長,米的粘性差,脹性大。糯稻在以上二種類型中都有,其米粒中含有多量糊精,粘性最強,脹性小。 本植物的莖葉(稻草)、果實上的細芒刺(稻谷芒)、發芽的果實(谷芽)、種皮(米皮糠)以及糯稻、秈稻的種仁(糯米、秈米)、糯稻的根莖及根(糯稻根須) 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糯稻根須的功效與作用
糯稻根的功效:
益胃生津,退虛熱,止盜汗。
①《本草再新》:"補氣化痰,滋陰壯胃,除風濕。治陰寒,安胎和血,療凍瘡、金瘡。" ②《中國醫學大辭典》:"養胃,清肺,健脾,退虛熱。" ③《藥材資料匯編》:"止盜汗。" ④《藥材學》:"補肺健脾,養胃津。"
糯稻根的作用:
糯稻根治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
1、糯稻根治血絲蟲,乳糜尿:糯稻根60~120克,http://tongxiehui.net/by/59726.html水煎服。 肺結核,神經衰弱,貧血,各種慢性虛弱病,常食糙糯米(半搗米)稀飯,其營養最豐富。或加意米仁30克,紅棗8枚,同煮食則更佳。
2、糯稻根治跌打損傷: 糯稻草燒灰淋汁,熱黃酒等量,和在一起洗滌患部,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疲之功。
3、糯稻根治遷延性肝炎:糯稻稻草,剪成寸段,每次60~90克,水煎服。(四川資料)。
4、糯稻根治虛汗,盜汗,多汗癥:糯稻根30~60克,紅棗4一6枚,水煎服。
5、糯稻根治痔核腫病: 糯稻桔灰淋汁,洗滌患部,一日2-3次。
6、絲蟲病(乳糜尿):糯稻根30g,紅棗10枚,水煎服。治療6例,服藥7-30日,均治愈。
7、高脂血癥:糯稻根90g,決明子、丹參各27g。水煎濃縮至30ml,每服10ml,1日3次。服藥56日。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20例,平均下降 0.925mmol/l;治療高膽固醇血癥17例,平均下降0.637mmol/l。之類以養陰清熱;自汗盜汗者,配浮小麥、牡蠣之類以斂汗。
8、絲蟲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g,水煎服,連服5日,治療多例,療效好而無不良反應。
9、急性傳染性肝炎:糯稻根450g,生甘草45g,水煎沸1小時,去渣,加白糖150g,苯甲酸2.5g,共制500ml。成人每日100ml,兒童60ml,分2-3次服。同時每日口服復合維生素b6片,維生素c0。3g。
糯稻根須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
糯稻根須的選方
止渴,止虛汗:糯稻根燒灰浸水飲。(《江蘇植藥志》)
擴展閱讀:糯稻根須的臨床應用
治療馬來絲蟲病 用糯稻根制成煎劑內服,每日2次。每日生藥用量分為1兩、2兩、4兩、8兩、1斤、2斤等6種,療程3~10天不等。共觀察389例,治后復查微絲蚴陰轉率平均在80%以上。初步認為,低劑量長療程(每日1~2兩,服10日)效果雖好,但療程較長;高劑量短療程(每日2斤,服3日)效果亦佳,但部分病人服藥后有反應(主要為發熱發冷、頭痛頭昏、惡心及淋巴結腫);中劑量中療程(每日0.5~1斤,服5日)療效既好而又無上述缺點,可作為臨床應用的劑量標準。本藥對成蟲是否有效尚待研究,但根據服藥后2~3天有18例發生手背或鼠蹊等處淋巴結腫大的反應推斷,似對成蟲也有一定殺滅作用。 又用糯稻根4兩煎水。每日2次分服,20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延長)。治療乳糜尿8例,結果4例臨床治愈,3例進步,1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