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1.外用:實驗證明,楓香酒精溶劑(60%)外用,能防止鉤蚴侵入小鼠皮膚。其防護效力與溶劑濃度成正比。
2.保肝作用:樺木酮酸具有明顯的抗肝細胞毒活性,即在體外試驗中,對由四氯化碳及氨基半乳糖誘導的初次培養(yǎng)的大鼠肝細胞的細胞毒性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該生藥在臺灣作保肝藥。
【性味歸經】苦,平。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用于關節(jié)痹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干燥處。
【臨床應用】 1.用于脘腹脹痛 路路通具通利之性,功能行氣寬中而止痛,在臨床上用于脘腹脹痛、大便不爽等癥,可與木香、烏藥、枳殼等同用。 2.用于風濕痹痛,用經不調。 本品又能活血通絡,對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量少而腹脹者,可與香附、茺蔚子等配伍;對風濕痹痛、腰腿酸痛、筋絡拘攣等癥,可與當歸、川芎、獨活、桑寄生等同用。 3.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本品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水腫,可與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配伍。 此外,本品通利之性也能通下乳汁,用于氣血壅滯、乳汁不通,可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藥同用。
【處方用名】路路通、九孔子、楓樹果(炒微焦,擂去刺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月經過多及孕婦,不宜應用。
【附藥】白膠香:即香樹的樹脂。性味苦、辛,平。功能活血消腫,生肌止痛,外用止血。適用于瘡毒癰疽,創(chuàng)傷出血等癥。內服制用,外用生用。一般用量為三分至一錢,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文獻摘錄】《本草綱目拾遺》:「舒經絡拘攣,周身痹痛,手腳及腰痛。」
【宜忌】孕婦忌服。 ①《中藥志》:陰虛內熱者不宜。 ②《廣西中藥志》:虛寒血崩者勿服。 ③《四川中藥志》:凡經水過多及孕婦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