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路路通
【英文名】:
FRUCTUS LIQUIDAMBARIS
【拼音】:
Lù Lù Tōnɡ
【別名】:
楓實、楓果、楓木上球、楓香果、狼目、狼眼、九空子、楓木球。
【藥材類別】:
果實/種子類
【性味】:
苦,平。
①《現代實用中藥》:味苦澀,性平,無毒。
②《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淡,無毒。
③《泉州本草》:辛苦,性平,無毒。
【歸經】:
歸肝、腎經。
①《綱目拾遺》:通行十二經。
【入藥部分】:
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的干燥成熟果序。
【產地和分布】:
生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分布于秦嶺及淮河以南各地。主產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此外,湖北、河南、貴州等地亦產。
【形態特征】:
楓香樹 落葉喬木,高20-40m。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葉互生;葉柄長3-7cm;托葉線形,早落;葉片心形,常3裂,幼時及萌發枝上的葉多為掌狀5裂,長6-12cm,寬8-15cm,裂片卵狀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雄花淡黃綠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總狀,生于枝頂;雄蕊多數,花絲不等長;雌花排成圓球形的頭狀花序;萼齒5,鉆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頭彎曲。頭狀果序圓球形,直徑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兩瓣裂開,每瓣2淺裂。種子多數,細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煅存性研末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燒煙聞嗅。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①《中藥志》:陰虛內熱者不宜。
②《廣西中藥志》:虛寒血崩者勿服。
③《四川中藥志》:凡經水過多及孕婦忌用。
【路路通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疏肝活絡;利水。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脘腹疼痛;經閉;乳汁不通;水腫脹滿;濕疹。
祛風通絡,利水除濕。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痛,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
①《綱目拾遺》:辟瘴卻瘟,明目,除濕,舒筋絡拘攣,周身痹痛,手腳及腰痛,焚之嗅其煙氣皆愈。
②《嶺南采藥錄》:治風濕流注疼痛及癰疽腫毒。
③《現代實用中藥》:燒灰外用于皮膚濕癬、痔漏等,有收斂、消炎、消毒作用。
④《中藥志》:通經利水,除濕熱痹痛。治月經不調,周身痹痛,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證。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治風濕性腰痛,心胃氣痛,少乳,濕疹,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