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晚報訊 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小茜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實現100%覆蓋、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記者從政府部門獲悉,按照《南昌市“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簡稱《規劃》),我市將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構建統一規范的綜合監管體系。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明年實現100%覆蓋
《規劃》提出,完善綜合監管體系。建立政府監管為主導,第三方廣泛參與,醫療機構自我管理和社會監督為補充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同時,強化全行業綜合監管能力,建立違法違紀“黑名單”制度,對進入“黑名單”的機構和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堅決曝光。加大藥品和醫用耗材招標采購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弄虛作假、商業賄賂以及偽造、虛開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到2020年,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實現100%覆蓋。
我市將加大對騙保欺詐等醫保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完善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的監控機制,將監管對象由醫療機構延伸至醫務人員。加快建立醫療保障管理系統“黑名單”制度,對列入黑名單的醫藥企業、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和個人,相關部門依法依規作出處理決定,并向社會進行公布。
明年城鄉每萬名居民
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規劃》提出,健全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激勵評價機制。從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醫務人員改革主力軍作用。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總數達到1000人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基層衛生人員數達到3.5人以上。
《規劃》提出,創新衛生人才使用機制,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推行公開招聘制度,探索全員聘用制度,實現人員分類管理。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傷害醫務人員的暴力犯罪行為,堅決從嚴查處涉醫突發案件,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到2020年,醫療責任保險覆蓋全市所有公立醫院和8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實現非營利性非公立醫院
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規劃》提出,我市要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進一步開展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加強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推進實現非營利性非公立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落實在市場準入、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學術地位、等級評審、技術準入等方面對所有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的政策措施。
同時,完善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改革醫師執業注冊制度。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加強合作,共享人才、技術、品牌。
探索社會力量辦營利性醫院綜合評價機制,鼓勵社會力量投向滿足高端非基本醫療服務、醫養結合等多元需求的服務領域。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支持養老機構開展康復護理、老年病和臨終關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
明年所有醫療機構開設
老年人掛號、就醫等服務綠色通道
我市提出,促進醫療與旅游融合,完善準入、運營、評價、監管等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進健康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互聯網與健康融合,發展智慧健康產業。積極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深度融合,為健康產業植入“智慧之芯”。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推進中醫藥與養老、旅游等融合發展,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今年,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到2020年,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