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醫療衛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健康和衛生。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很多東西都不能如愿完成,比如公共廁所的數量和質量就一直是我國醫療衛生的難題。
中國商業房地產雖然面對“去庫存”的壓力,但“軟件”建設落后,卻讓許多購物中心吸引不到龐大客流。房地產咨詢公司戴德梁行前日發布報告指出,該機構去年考察中國大陸區域500個購物中心后,總結出6個無法打動消費者的細節,首當其沖的是衛生間問題。
該機構華北區研究團隊去年對北京、大連、天津和鄭州的95個中檔以上購物中心,就衛生間是否有難聞氣味等展開調研。結果顯示,在北京、大連和天津,六七成的衛生間存在異味。在鄭州,異味比例高達100%,其中兩成廁所令“顧客會屏住呼吸盡快離開”。
觀察衛生間是考察一個購物中心好壞的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中國一線城市核心購物中心衛生間基本會提供衛生紙,但二線城市“如廁尷尬”問題堪憂。在大連和鄭州,僅有8%和20%的衛生間提供廁紙。
電梯等候時間長、電梯內空間不大,是第二大問題。約36%的有電梯購物中心,從按下按鈕到電梯開門,等候時間都超過半分鐘的業界標準,約一半直達電梯被認為過小或過于擁擠。
此外,前臺導購的指引是否清晰、安保人員是否會面帶微笑、清潔工人與顧客相遇時會不會主動問好等細節,都會影響顧客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