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和《健康報》、《健康時報》、中華康網、微博等媒體共同倡議的“心血管養護日”被定在了每年的11月25日――在2014年11月22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健康時報》副總編趙安平代表發起方宣讀發起倡議,并宣布心血管養護日官方微博上線。
趙安平指出,當前我國已成為心血管疾病高發國家,每五個成人中有一人患心血管病,約每十秒鐘就有一位中國人因此死亡,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38.7%,城市為41.1%,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肥胖、體力活動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謝綜合癥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臨虹在大會上指出,中國慢性病占的死亡比例高于全球的水平,占到83.3%。從人群的死因構成來看,由于慢性病造成的死亡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所占的比例,已超過40%,以心腦血管和惡性腫瘤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為代表的慢性病成為影響中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趙安平在宣讀倡議書時表示,今天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和《健康報》、《健康時報》、中華康網、微博等媒體本著心血管疾病防控的緊迫使命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共同倡議將每年的11月25日定為心血管養護日,我們呼吁媒體更多的關注科學報道距離老百姓更近的健康殺手心血管病,而不是那些熱鬧的話題煽情的疾病和爭議的事件。
我們呼吁全社會將應對心血管疾病的重點放在前期的養護而不是后期的治療。因為心血管事件引發的致死致殘率極高,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我們認為應該以預防為主,以提前養護為本,做到防微杜漸,從一開始就不給心血管病任何機會。
據有關統計,80%的腦卒中是高血壓患者,即日起心血管養護日的官方微博也將正式上線,敬請大家關注。在接下來的一年里社會大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心血管健康活力自測,用簡單的方法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況,做到及早發現、及早預防。未來我們也將不遺余力地為大眾傳播心血管病的養護知識,用實際行動關愛國人的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