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波 攝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宣布第一批取消的62項事項,7個項目涉及醫療衛生領域。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項目”原則上2015年底前納入取消范圍的消息。有業內人士稱,“幸福來得太突然”,預計取消醫保定點藥店審批,將給行業帶來巨大變革。
7個取消項目涉及醫療衛生領域
據悉,本屆政府成立以來,經過兩年多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部門已經取消或下放超過1/3的審批事項。本次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共涉及18個部門,項目較多的有地方稅務部門、衛生計生部門等。宣布取消審批的項目中,與醫藥相關的項目有7個,分別是: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審查、醫療衛生機構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審批、從事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第二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開展醫療美容新技術臨床研究的批準、醫療機構放射影像健康普查許可。《決定》提出,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原則上2015年底前全部取消。
官方解讀認為,此次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有三個特點:一是量大面廣;二是取消了一批國務院部門委托,地方初審的項目;三是“含金量”較高。這些項目取消后利于促進穩增長,激發市場投資的潛力和活力。
明年醫保定點藥店數量將激增
粗略估計,目前全國共有藥店40多萬家,醫保定點藥店超過20萬家。根據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公布的《廣東省2014年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信息匯總表》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廣東省定點零售藥店總數為13123家。按照廣東省零售藥店54603家計算,醫保定點藥店占比約為24%。就廣州來說,全市共有6000多家藥店,其中醫保定點藥店1728家。
醫保定點藥店制度實行以來,一直爭議多多。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參林連鎖藥店公司董事長柯云峰去年曾在兩會上指出,對藥店來講,能不能進入醫保定點藥店,是營業額能否上去的關鍵。不過,藥店如何成為醫保定點,各地在審批時間、審批數量、間距限制、準入資格審查等方面標準不一,且隨意性較大,令企業無所適從,尤其是跨市、跨省經營,就更加困難。“很多規定完全沒有必要。”柯云峰說,比如很多地方規定,一家藥店獲批醫保定點后,附近100米-300米范圍內不再審批其他藥店。“現在都市場經濟了,能不能開藥店賺不賺錢,完全應該由企業自主決定,政府沒必要設置這些門檻”。柯云峰認為,只要有《藥品經營許可證》,都可成為定點單位,讓醫保定點藥店在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下自由競爭,優勝劣汰。
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桂春對媒體表示,在醫保定點藥店的銷售額中,最少三成、最多七成都是通過刷醫保卡的,取消醫保定點藥店審批對藥品零售業來說是極大的利好。預計取消審批后,醫保藥店數量限制等條件都會取消。
業內估計,60%的藥店都符合條件,一旦取消審批就意味著,2016年后醫保定點藥店數量將會成倍激增。
未來協議制或取代審批制
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多年來一直在呼吁國家取消醫保定點審批。據第一藥店財智報道,今年兩會期間,謝子龍提出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簡化并購和新店開辦手續的建議》,其中就提到,醫保定點藥店資格承接及區域經營政策差異的問題,是阻礙連鎖藥店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議對大型連鎖藥店企業實行醫保定點資質的整體審核,通過審核的企業,不再進行單店審核,對其連鎖門店直接授予醫保定點資質;制定醫保定點藥店準入的必要條件;凡符合條件的藥店均可成為定點藥店,實行寬進嚴管措施,擴大醫保定點藥店的覆蓋范圍。
謝子龍認為,取消醫保的行政許可審批,不僅符合政府提出的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總的要求,而且還有利于杜絕腐敗問題。
取消審批未必代表著零門檻。業內預計,未來醫保定點藥店將從行政審批轉為協議定點,藥品零售業的市場格局將因此發生顛覆性的改變,行業集中度將大大提高。
據了解,湖南從2009年起開始逐步實行醫療保險協議零售藥店管理,納入協議管理的零售藥店統稱“湖南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協議零售藥店”,經辦機構與藥店簽訂協議后采取嚴格管理,協議期間如果有違規行為將處以相關處罰,如果情節嚴重則終止協議3-5年,甚至永久退出協議零售藥店管理。
謝子龍認為,過去區域市場上,有許多中小藥店,由于依賴醫保定點資格,雖然綜合競爭力不強、規模不大,而且缺乏先進的經營理念,但依然能活得很滋潤。然而,今后所有的藥店都將處于統一的起跑線上,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格局,原有的市場格局將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取消醫保審批除了對大型民營醫院和藥店連鎖企業是重大利好外,取消醫保資質定點對醫保中心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醫保數據公司和商業保險公司也成為潛在的利好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