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通報了6月22日―28日廣州市白紋伊蚊密度監測數據。通報顯示,5所公園蚊媒密度存在高風險。
監測數據顯示,6月22日―28日,廣州市蚊媒密度比之前一周有所下降,居民區監測點布雷圖指數、標準間指數和誘蚊誘卵器指數平均值都處于疫情防控要求水平。各公園監測點誘蚊誘卵器指數平均為8.69,處于低度風險等級。
天河區兒童公園、海珠區會展公園、白云區夏良村中心公園、白云區永興莊中心公園、花都區花東鎮體育公園蚊媒密度分級為“三級”,風險級別為“高度風險”,應啟動緊急蚊媒控制措施。
海珠區琶洲街、黃埔區穗東街夏園、花都區花東鎮北興楊三村、番禺區小谷圍街北亭村、南沙區珠江街、黃埔區南崗山公園、從化市街口街青云公園蚊媒密度分級為“二級”,風險級別為“中度風險”,應啟動加強蚊媒控制措施。
天河區珠吉街珠村北社區、增城區派潭鎮高埔村和榕樹嚇村、越秀區流花湖公園、白云區夏良村高橋公園蚊媒密度分級為“一級”,風險級別為“低度風險”,應啟動蚊媒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