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輸血后溶血反應的臨床表現
- 輸血后溶血反應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徐文皓 副主任醫師

輸血后溶血反應的臨床表現根據發生的時間,分為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和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具體如下:1、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一般發生在輸血中及輸血后4-6個小時,主要原因是輸入與ABO不相合的血液,紅細胞在血管內迅速被破壞。患者可以有寒戰、高熱、腰背酸痛、心悸、惡心、嘔吐、面色潮紅、腹痛、呼吸困難、煩躁等癥狀,還會伴有血紅蛋白尿或者茶色尿;2、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可能是Rh血型不合所致的,紅細胞在血管外被破壞,一般發生于輸血后的1-7天,多見于有輸血史或者是經產婦的輸血。主要表現是黃疸、發熱、貧血、網織紅細胞增高,也可能有一過性血紅蛋白尿或者茶色尿。如果溶血反應沒有及時被發現或者鑒別出來,有可能導致廣泛滲血,尤其是手術中的患者,會有DIC凝血障礙,嚴重的會休克、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總之,輸血的溶血不良反應,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一般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應該嚴格杜絕,并且要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