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在跑步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深有感受了,這是很麻煩的,因為跑步時本來就比較累,要是再腹痛那就很麻煩了,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解決呢,下面,我將為大家一一介紹。
(一)避免跑步出現腹痛
不少人在跑步的時候,常出現上腹或左右上腹部疼痛,特別是在清晨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醫學專家認為,這與人的呼吸肌痙攣有關。人體內的呼吸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間肌,如果膈肌發生痙攣,就會引起上腹或左右上腹部疼痛現象。
跑步的時候,人體的器官會從安靜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由于此時體內的代謝過程旺盛,氣氛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加上人體的代謝產物也在加速排出體外,這就要求呼吸和心血管系統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人體的內臟器官的機能不能立即調整到所需要的狀態,所以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之間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矛盾,人體的呼吸系統就要加快呼吸頻率,增加呼吸深度,以滿足人體的需求。
初練長跑的人,往往只注意增加呼吸頻率,而忽視了調節呼吸的深度,因而導致呼吸肌的收縮頻率加快,造成了呼吸肌的緊張,因此引起痙攣,呼吸肌的痙攣可以直接刺激其中的感覺神經末梢,于是就使人產生了疼痛的感覺。
專家建議,在跑步之前應認真做好熱身運動,預防這種現象的出現,通過熱身,人體的內臟器官可以逐漸進入運動狀態,這時再進行跑步,就可以避免出現肚子痛,即使出現肚子痛的現象,癥狀也會比較輕微。
(二)自我治療運動性腹痛
現在,愛好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但有些人在運動中卻時常出現腹部疼痛的現象,醫學上稱為“運動性腹痛”,這要引起重視。運動后引起腹痛,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
1、準備活動不充分
開始運動時運動量過大,由于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運動水平就加大了運動強度,特別是心肌力量較差時,搏動無力,影響靜脈血回流,下腔靜脈壓力上升,肝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引起肝脾淤血腫脹,增加了肝脾被膜張力,以致產生牽扯性疼痛。預防這類運動性腹痛,關鍵是運動前要作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內臟器官適應。
2、胃腸痙攣
運動時胃腸發生痙攣引起腹痛,輕則鈍痛、脹痛,重者呈陣發生性絞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臍周及腹上部。發生這類腹痛,可在腹部熱敷以緩解痙攣。預防的措施是運動前別吃得太飽,也別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及冷飲。
3、腹直肌痙攣
多發生在夏季,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時,由于大量水、鹽丟失,體內代謝失調,加上疲勞,可引起腹直肌痙攣性疼痛。預防的關鍵在于夏季運動出汗時要適當補充鹽水,局部按摩腹直肌,做背伸運動拉長腹直肌可以緩解腹痛。
4、呼吸節律紊亂
大運動量鍛煉時,破壞了均勻的有節奏的呼吸,使吸氧量下降,造成體內缺氧,導致呼吸肌疲勞,隔肌疲勞后減弱了它對肝臟的按摩作用,導致肝臟淤血腫脹而引起腹痛。對于這類腹痛,關鍵是調整呼吸節律,盡可能用鼻呼吸而不要張嘴呼吸。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都對跑步時腹痛怎么辦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在下次腹痛時自己就可以解決,但平時跑步也不可太過度,過度運動是很容易導致腹痛的,跑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