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患了高血壓之后,經常會產生頭暈癥狀,甚至會暈倒。這就是高血壓所引發的腦部的疾病,具體的情況想必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對此,有請資深專家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高血壓腦病的情況。
高血壓腦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的定義是指在高血壓病程中發生急性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而產生的系列臨床表現,任何類型高血壓只要血壓顯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壓腦病,但臨床上多見于既往血壓正常而突然發生高血壓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也好發于急進型或嚴重緩進型高血壓伴明顯腦動脈硬化的病人。除血壓突然升高外,常伴劇烈頭痛與神志改變,有時還出現肢體活動障礙,眼底檢查有局限性或彌漫性視網膜小動脈痙攣,但不一定有出血、滲出或水腫,降壓治療后可迅速恢復。高血壓腦病為高血壓病程中的一種嚴重并發癥,是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應在發生不可逆腦損害瀕臨死亡之前,立即作出診斷和積極的搶救治療,否則易導致死亡。
病因及發病機制:高血壓腦病的發生,主要取決于血壓高度和升高速度。前者為條件,后者為重要的促成因素。高血壓腦病可由多種伴有高血壓的疾病引起,特點是高血壓病史較長,并伴有明顯腦血管硬化的高血壓病患者更易發生。它多發生在急進型高血壓病和嚴重的緩進型高血壓病患者,后者一般病情嚴重,血壓顯著性增高。血壓多在250/150MMHG左右才發生之,但急進型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未達到200/130MMHG時,亦能發生高血壓腦病。此外,據文獻報道,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繼發性高血壓只要血壓中等程度增高,也有發生高血壓腦病的可能性。少見的原因有主動脈狹窄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疾病。
高血壓腦病的發生機制相當復雜,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生與腦循環自身調節功能失調有關。在正常情況下,腦血流量在一個相當大的血壓波動幅度內保持恒定。腦動脈口徑大小,動態變化有其特點,不依賴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而是腦動脈壁直接對血壓作出舒張和收縮的反應。當血壓下降時,腦小動脈則擴張,以保證腦的血液供應不致減少。當血壓增高時,腦小動脈則收縮,使腦內血流不至于過度充盈。這樣就使腦血流量始終保持相對的穩定,而波動幅度也在生理范圍內。但是,此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平均動脈壓超過上限160MMHG或低于下限60~70MMHG時,腦小動脈的這種調節功能就喪失。高血壓患者常使這一血壓幅度的限界發生改變。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病是很常見的高血壓所引發的并發癥,并且發病情況比較嚴重,希望各位朋友們在生活當中多加注意,多查閱一些知識,爭取減少高血壓腦病的發病,保持自身的健康,遠離高血壓的困擾!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