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但頸椎病的年輕化趨勢正向現代人敲響了警鐘。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康復科唐維楨
有調查表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頸椎病的高發年齡平均在55歲。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一年齡下降到了49歲。而現在,頸椎病住院病人的高發年齡只有39歲左右了。而且,30歲以下的發病者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在康復門診患者中,盡管有中老年的頸椎病患者,但年輕人因頸椎的問題來康復治療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十五、六歲的青少年。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生活中不當的姿勢所致,如電腦的普及使用,長時間伏案工作、睡覺習慣高枕或無枕睡眠、喜歡臥位看書或電視,再加上炎熱夏季空調的廣泛使用等。
在這些年輕人中,大多數可能還是頸椎生理曲度的變直,只有少數人出現了頸椎椎間盤的病變。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危害在于它會導致黃韌帶肥厚、項韌帶損傷、椎體旁相關肌肉的損傷,使頸椎處在不平衡,隨著年齡的增長,頸伸肌群的彈性下降,長期這樣會導致頸椎椎體活動增大,在關節突、鉤椎關節和椎體邊緣的韌帶,骨膜遭受牽扯 、損傷發生出血,機化而后骨化成為骨質增生,或出現頸椎椎間盤的疾患。
雖然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這種現象在年輕人中比較常見,但是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慢性勞損等都是造成頸椎發生生理曲度變直的原因。年輕人頸椎曲度變直往往不同于老年人出現小關節增生、老年退行性改變等導致的頸椎曲度變直,它是由于工作和學習以及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引起的,通過治療和改變生活習慣大多數可以恢復正常。因此,頸椎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就至關重要了,而頸椎病的預防尤為重要。
那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呢?
1、在低頭工作1個小時后均應停下工作,活動頸肩部,以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這樣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如簡單的頸椎醫療體操“米”字操。
2、長期低頭工作者,在工作中除了要經常活動頸肩部外,還需經常調整座椅與工作臺面的距離,如條件允許可使工作臺面處于一定的角度,避免處于低頭工作的狀態,并盡量減少低頭工作的時間。
3、在日常生活中,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應盡量保持挺胸平視的體態,使頸部處于正常的生理角度上。不能躺在床上或側臥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看書。
4、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睡覺時習慣枕高枕頭的人必須改成枕低枕頭(枕頭高度以8~10厘米為宜),枕芯裝填量要適當,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彈性,并將枕頭改成枕頸,因為當頸部用枕支撐起來后,頸后肌便呈松弛狀態,從而有效地緩解頸肩部肌肉的緊張,對頸椎病的防治大有好處。
5、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防止外傷。
6、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雖然頸椎病呈現低齡化的趨勢,但是大家也不必過分緊張,只要平時多保持正確的姿勢、多做運動,頸椎病還是可以預防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