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發性乳腺癌的現代治療中,一些關鍵性決策都和預后判斷有關。預后因素系指在無全身輔助治療時,與無病生存和總生存相關的生物和臨床指標。預后判斷對確定那些預后好、不需全身性輔助治療的患者尤為重要。此外,還有助于確定常規治療預后差而應考慮更強烈試驗性治療的患者。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科張斌
1)手術范圍 在1~2期的乳腺癌腋窩淋巴結清掃與詳細病理組織學評估的基礎上,對于腋窩有轉移的患者而言,腋窩淋巴結的陽性數是所有預后因素中最有價值和最穩定的因素。通常符合要求的淋巴結清掃應至少切除10個淋巴結。受侵淋巴結的數目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低,復發率則越高。
2) 腫瘤大小 腫瘤大小是另一個有價值的病理預后因素,它是以數量來表示的最重要變量之一。腫瘤大小與受侵的淋巴結數有關,但具有獨立的預后價值,且腫瘤越大,出現轉移的時間越短,原發灶直徑1~62.5px的患者,首次治療后出現轉移的中位時間為42個月,而腫塊直徑在212.5px或以上的患者,中位時間僅為4個月,對于腋窩淋巴結陰性患者腫瘤大小是特別重要的決定預后的因素。淋巴結陰性的浸潤性導管癌或小葉癌,若腫瘤直徑為25px或25px以下,或者特別類型,如黏液癌、乳頭狀癌、小管癌,以及淋巴結陰性的浸潤性癌,直徑在75px以下,其預后都很好。在一項系列研究中,連續調查76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符合上述條件者占 29%,這些患者在20年中實際無復發生存率為87%。
3)其他病理學預后因素還包括分化差(組織學和細胞核的變化)、淋巴管和血管受侵(LVI)。盡管不同的觀察者在評價上述病理變化可能存在一定差異,但由病理學專家來判斷的這些病理變化通常與預后差有關。腫瘤細胞雌激素受體的存在與否是最重要的生化指標之一。盡管激素受體狀況與預后有關,但對預后的影響不大。腫瘤中等大小淋巴結為陰性的患者,ER呈陽性時其預后僅略好于ER呈陰性時,因此受體狀況不能用于精確地判斷預后,不能因受體陽性而省去輔助治療。ER狀況已明確是激素治療有效的指標。有研究表明,HER-2/neu過量表達與無瘤生存期縮短有關,HER-2陽性乳腺癌預后很差。HER-2成為乳腺癌危險因素的新定義。2005年HERA研究第一次分析結果發現了赫賽汀可以降低癌癥復發率(無病生存率)這一前所未有的益處。另外,目前人們正在研究許多其他預后因素,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RB、P53、Bcl-2等但是關于它們的臨床效用,目前尚沒有結論。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