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資料顯示,在我國40歲以上女性甲減的發(fā)病率高達10%。
專家表示,即使沒有任何癥狀或癥狀輕微的甲減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疾病等。此外,甲減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和血膽固醇水平增高等更嚴重的疾病。
甲減癥狀模糊漏診率高
在甲減的患者中,僅有3%的人得到了正規(guī)治療。這主要是因為甲減的癥狀比較模糊,加上人們對甲減了解不多,忽略了求醫(yī)就診。與甲亢不同的是,甲減沒有“大脖子”、“突眼”等明顯的癥狀,甲減的癥狀和體征與其他一些常見病類似,疲乏、怕冷、記憶力減退、發(fā)胖、便秘、抑郁……常常被誤認為是其他情況如妊娠期、更年期或抑郁癥的表現(xiàn)。因此,主動求醫(yī)的患者少。專家表示,女性在35歲以后,每隔5年抽血檢查一次TSH(甲狀腺激素水平)以判斷自己的甲狀腺功能是否異常。
抽血檢驗甲減易確診
雖然甲減表現(xiàn)的花樣多,但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再結合臨床檢查,比如看看皮膚是否有干燥、起皮,指甲是否變薄變脆、關節(jié)是否肌肉疼痛等等,就很容易把甲減查出來。
臨床上,造成甲減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一種叫做“橋本甲狀腺炎”的疾病,患者自身體內(nèi)的防御系統(tǒng)攻擊甲狀腺削弱其正常工作的能力。其他還包括,手術切除甲狀腺、甲狀腺放射性碘治療之后等。
另外,還有一個常見原因是碘缺乏,食物中含碘量過少,就會造成甲狀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專家還建議,甲減的患者可以多吃含碘多的食物,如牡蠣、三文魚、金槍魚、雞蛋和羊肉等。
專家強調(diào),查出甲減后,需要積極治療,補充身體缺少的甲狀腺激素,通常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4~6周,甲狀腺功能可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