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目前嚴重威脅小兒健康的疾病之一,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時或嬰兒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癥,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可伴有智力低下、驚厥、聽覺和視覺障礙、行為異常等。腦癱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手術是治療腦癱的方法之一,那么,腦癱手術之后應該如何進行護理呢?
1、預防腸脹氣及便秘
鼓勵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脹氣食物。便秘時給予緩瀉劑或隔2~3日灌腸一次,或行針灸療法、腹部按摩。必要時可用手指掏出糞便。
2、預防肺炎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咯痰,每2~3小時翻身拍背一次。這也是小兒腦癱術后護理要注意的。
3、預防肢體畸形、攣縮,促進功能恢復
癱瘓肢體應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護足架或用枕頭支撐足掌;按摩肢體每日1~2次,并作被動運動。當運動功能開始恢復時,應鼓勵患者早期開展上肢及軀干功能鍛煉。離床時,給予輪椅、癱瘓車或拐杖及支架保護,練習行走,以便及早恢復下肢功能。
平時,孕婦不宜經常去公共場所活動,以免感染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孕婦一旦發生感染性疾病,要及時醫治,藥物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小兒腦癱一定要選對小兒腦癱治療方法。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