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米是粗糧之一,可能在南方很少有朋友會吃這種米,但是在北方這可是非常受歡迎的,就連端午節包粽子的時候,都離不開高粱米;高粱米本身含有的糖分比較高,所以不適合糖尿病的患者食用,這一點是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食材的同時,它也是一種藥材,那么究竟高粱米的用途都有哪些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高粱米的用途
高粱米的主要營養成分,按占干物質計,粗蛋白質9%,粗脂肪3.3%,碳水化合物85%,粗纖維1%,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族。高粱米中的蛋白質以醇溶性蛋白質為多,色氨酸、賴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較少,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質,人體不易吸收。如將其與其他糧食混合食用,則可提高營養價值。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鐵較大米多。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高粱米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飽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點也略高些。
亞油酸含量也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產品中粗脂肪含量較高。風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為9.5%左右,鮮高粱糠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別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較少,僅為3.6%左右,高粱稈和高粱殼中含量也較少。
功能主治:高粱米自古就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長”的美譽。據《本草綱目》記載,高粱米性味平微寒,具有涼血、解毒之功,因此特別適合夏季食用。此外,它還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止渴。《綱目》:"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粘者與黍米功同。"《四川中藥志》:"益中,利氣,止泄,去客風頑痹。治霍亂,下痢及濕熱小便不利。"附方: 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取碾高粱的第2遍糠,除凈硬殼等雜質,置鍋中加熱翻炒,至呈黃褐色,有香味時取出放冷。每天3——4次,每次0.5——1錢口服。治療104例,其中100例多在服藥6次以內治愈,4例無效。